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月報中指出,隨著OPEC+成員國增產以及非OPEC+國家的供應成長,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過剩可能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擴大。
警告供給過剩擴大
IEA表示,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將增加每日270萬桶,高於先前預估的每日250萬桶,2026年則預估再增加每日210萬桶。並強調,供給的增速遠快於需求,即使IEA將2025年需求增長預估上修至每日74萬桶,比前次預測多6萬桶,但仍低於供給增幅,顯示市場可能出現更大的失衡。
此外,由於OPEC+自近期決定加快解除第二層減產措施後(相關文章),市場供給大幅上升,這已讓今年油價承壓。布蘭特原油在週四(9/11)跌至每桶67美元以下,雖然仍高於今年4月的每桶58美元低點,但價格仍受到過剩疑慮拖累。
在庫存部分,IEA預估2025年下半年全球庫存將以每日250萬桶的速度上升,若供需走勢延續,預估2026年市場供給可能比需求多出每日330萬桶。
OPEC看法截然不同
然而,OPEC則維持不同觀點。該組織預測2025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每日129萬桶,幾乎是IEA預期的兩倍,並強調全球經濟在進入下半年後仍表現穩健。OPEC並估計,非OPEC+國家的供給增幅僅有每日63萬桶,低於IEA的推算。
市場預估若OPEC+維持8月的產量水準,每日4,240萬桶,則2026年市場可能反而出現每日70萬桶的供給缺口。
中國囤油與市場變數
IEA也提到,目前中國持續囤積原油,這讓布蘭特原油即期價格高於遠期合約價,呈現逆價差(backwardation)的市場結構,顯示短期供應仍然偏緊。
不過,IEA同時提醒,未來市場走勢仍存在許多變數,包括地緣政治緊張、貿易政策以及針對俄羅斯和伊朗的新制裁可能導致供應減少,而這些變數正與OPEC+供應上升的背景相互交錯,都可能改變供需平衡,使得目前的過剩預期未必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