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4.06.26

新加坡塞港情況日益嚴重,兩個因素導致

圖片來源:Reuters/TPG

與疫情期間需求暴增所造成的塞港情況不同,這次主要是由於紅海攻擊事件以及8月新的關稅實施前趕著運貨等干擾因素有關。

2024年6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新加坡的集裝箱港口擁堵情況達到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嚴重程度,顯示出為避免紅海攻擊而長期改道對全球海運造成了擾亂——其他亞洲和歐洲港口也出現了瓶頸。

依賴大型集裝箱船的零售商、製造商和其他行業再次面臨費率飆升、港口擁堵和空集裝箱短缺的挑戰,儘管許多面向消費者的公司正準備在年終購物旺季來臨前建立庫存。

根據海運數據公司Linerlytica本月的數據,全球港口擁堵達到18個月高點,60%的船隻在亞洲等待靠泊。截至6月中旬,總計超過240萬個標準集裝箱單位(TEU)的船隻在錨地等待。

然而,與疫情期間不同,這次並非居家消費者的購買熱潮壓垮了港口。

相反,船舶航程受到干擾,錯過了航行計劃和減少了港口停靠次數,因為船隻繞道非洲以避開自11月以來也門胡塞武裝對紅海的襲擊。

因此,船隻在新加坡等大型轉運樞紐卸下大量貨物,這些貨物在不同的船隻上重新裝載以完成最後一段行程,同時放棄隨後的航程以趕上計劃。

「(承運人)試圖通過將貨物卸在轉運樞紐來管理這種情況」,新加坡顧問公司Drewry Maritime Advisors副主管Jayendu Krishna表示。

「船公司一直在新加坡和其他樞紐積累箱子。」

Drewry表示,1月至5月新加坡的平均卸貨量增加了22%,顯著影響了港口生產力。

嚴重擁堵

新加坡作為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最近幾週擁堵特別嚴重。

新加坡海事和港務管理局(MPA)在5月底表示,集裝箱船的平均靠泊等待時間為兩到三天,而集裝箱追蹤公司Linerlytica和PortCast則表示延誤可能長達一週。通常,靠泊時間應少於一天。

鄰近的港口也因部分船隻跳過新加坡而開始積壓。

Linerlytica表示,馬來西亞的巴生港和丹絨帕拉帕斯港的壓力也在增大,而中國的港口如上海和青島的等待時間也在增加。

Drewry預計主要轉運港口的擁堵情況將保持高位,但預計隨著運力的增加和航班計劃的恢復,情況會有所緩解。

新加坡的MPA表示,港口運營商PSA已重新開放了位於吉寶碼頭的舊泊位和堆場,並將在大士港開放更多泊位以應對延長的等待時間。

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承運人馬士基本月表示,將於7月初跳過從中國和韓國的兩次西行航班,原因是亞洲和地中海港口的嚴重擁堵。

旺季來臨

年貨運高峰期也比預期提前到來,加劇了港口擁堵,承運人和研究公司表示。

這似乎是由於補庫活動,特別是在美國,以及客戶提前運送貨物以預期需求增強,DHL Global Forwarding亞太區執行長Niki Frank表示。

同時,集裝箱運費飆升,增加了另一波價格上漲的風險,這些價格上漲使得各國央行仍在努力抑制疫情後的通膨。

運費在4月穩定下來,但在5月「中國電子商務、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相關產品的海運出口顯著增加」,專注於亞洲的貨運代理公司Dimerco表示。

「傳統上在6月開始的旺季提前了一整個月,導致海運費率飆升。」

數據提供商Descartes表示,5月美國10大海港的集裝箱進口量增加了12%,推動了自2023年1月以來的第二高月度進口量。

「(美國)消費者的支出繼續高於去年,零售商正在積極庫存以滿足需求」,全國零售聯合會副總裁Jonathan Gold表示。

亞洲到歐洲的海運進口也顯示出補庫季節與旺季重疊的跡象——推動了2024年的價格高點,貨運平台Freightos的Judah Levine表示。

從亞洲到美國和歐洲的集裝箱運費自2024年初以來已經翻了三倍。

貨運平台Xeneta表示,從亞洲和新加坡到美國東海岸的運費達到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則達到自2022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些行業人士認為,中國港口的瓶頸部分是由美國進口商急於購買將於8月1日起徵收高關稅的中國商品如鋼材和醫療產品所致。

但美國新徵收的關稅只會影響大約4%的中國對美國的進口,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表示。

美國最大的中國海運進口門戶洛杉磯港的執行董事Gene Seroka也預計影響有限。

「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貨物進來,但不會是一場洪水」,他說。

對今年美國港口可能罷工的擔憂也可能將高峰期提前,而DHL表示,德國港口罷工加劇了擁堵。

專家警告說,所有這些擾亂可能意味著消費者價格更高。

「這對承運人來說是巨大的財務打擊」,貨運平台Xeneta的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