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日第三度前往花蓮光復糖廠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指示中央將以 200 億元為基礎,覈實編列災後重建特別預算,預算規模如不足,後續可以再增加。他指定政務委員陳金德與工程、國土單位共組「東部國土安全韌性專案小組」,研議及評估災區交通、公共設施復原計畫;同時也將成立「農田再生復育專案小組」,以照護農民生活並加速農田復育,目標是讓災民生活恢復正常、各項復原工作全面展開。
卓榮泰重申,中央前來花蓮的目的始終是「救災」,而非「究責」。他訂定了七項工作順序:首先搶救生命、其次恢復家園;接著依序是去化垃圾淤泥、恢復環境交通;然後研擬民房、農田及公共設施損失的補償措施;第六是提出復原與重建計畫;最後才是進行檢討與責任釐清,以確保未來安全。
卓榮泰要求農業部,持續有效且正確地監測堰塞湖水位變化,儘管水位高程已降低,但仍有蓄積水體,必須密切監測並掌握地震訊息。他也針對花蓮縣政府誤發疏散避難告警訊息一事指出,政府提高要求、注意是正確的,但未來必須更自我要求,向國人發布更詳實正確的訊息。
在重要基礎設施復原方面,卓榮泰要求各部會做到「確實、限時、定時」三項目標。他指出,經濟部水利署的堤防復原分為短、中、長期階段:短期已於 10 月 5 日完成 5 公尺高、2,860 公尺長的臨時堤防,預計 10 月 11 日前完成鋼網噴凝土作業強化堅固性;中期目標是在 115 年汛期前完成復建工程;長期則是在 116 年底完成高規格堤防及第二道防線。馬太鞍溪橋的復原進度,交通部也依階段目標持續推進。他強調,水位監測要確實,工程要限時完成,家園復原工作也要定時結束,讓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卓榮泰提到,陳金德已在前一週成立「行政院災後慰助服務站」,並於昨(7)日正式啟動「一站式服務」,為花蓮受災戶提供最迅速、便捷的服務,協助辦理慰問金申請及發放。同時,行政院跨部會團隊也同步入村查對,協助災民確認與補正資料,確保災民獲得應有的尊重,無需再奔波勞累。
考量此次災情慘重,中央將以 200 億元為基礎,覈實編列災後重建的特別預算。卓榮泰表示,無論是透過修正既有的《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或提出新的特別條例及預算,行政院都尊重社會與國會意見,但要求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及效率達成。他再次強調,200 億元預算規模如不足後續可以再增加,但一定要覈實計算,讓復原工作全面展開。
卓榮泰特別要求陳金德與所有工程及國土單位共組「東部國土安全韌性專案小組」,以審慎研議及評估災區交通、公共設施復原計畫,並考量部分居民居住安全性,確保未來國人生活安全無虞。針對災區淤泥、泥砂及土石清運,卓榮泰也請陳金德政委設法與民間合作,短期內清除阻塞河床的泥砂,同時清運堆放在暫置場的垃圾與泥砂,恢復花蓮美麗的面貌。
至於農田復原,由於許多遭淤泥覆蓋的農田可能需多年才能再使用,卓榮泰表示,中央將成立「農田再生復育專案小組」,專門研議如何照顧農民生活並復育農田。他重申,未來無論是泥砂清運、國土安全韌性規劃或農田再生復育,都必須納入未來的復原計畫之中。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