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原定對歐洲實施的20%互惠關稅暫緩90天,儘管目前仍維持10%的基本稅率。此舉使歐盟財政部長得以於週五會議中集思廣益,擬定與華府談判策略,以及若談判破裂時如何協調因應加徵關稅的衝擊。
一位參與籌備部長會議的歐盟高級官員表示:「事實上,這90天的緩衝期非常有幫助,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擬定策略,並為可能出現的無協議情況做好準備。」
目前與華府進行避免加徵關稅的談判,由負責整體貿易政策的歐洲執行委員會主導。
談判破局,哪些產業將首當其衝?
若雙方在緩衝期內無法達成協議,雖有機會仿效歐盟提出「工業產品零關稅」的提案來化解爭端,但一旦協商破裂,各成員國勢必需提供支援給受創產業。尤其是鋼鐵、鋁、汽車、木材與製藥等產業將面臨首波衝擊,須特別關注。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目前對鋼鐵、鋁與汽車已課徵高達25%的關稅。
歐洲中央銀行與歐盟執委會估算,若美方關稅全面實施,恐將使歐盟GDP減少0.5%至1.0%。考量歐洲央行對今年經濟成長率僅預測為0.9%,關稅衝擊恐使歐盟進一步滑入經濟衰退。
財政資源不均,產業補助協調成為關鍵
由於歐盟各國財政能力不一,有些國家具備較多資源來扶持本國產業,但有些可能無力負擔,若補助措施未能協調,恐導致市場競爭失衡,進一步破壞單一市場公平性。
該名官員強調:「部長們將交流各自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協調機制。我們不希望出現一場無序的補貼競賽。」
他補充表示:「不是每個成員國都擁有相同的財政空間,因此我們將討論如何整合彼此的反應,以確保單一市場的穩定性與公平性。」
內部關稅問題也是關鍵?歐盟將檢討自身貿易障礙
歐盟450萬人口的單一市場是其在任何貿易爭端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為有效發揮這一優勢,歐盟內部需減少形同「關稅」的法規限制。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歐盟內部的貿易障礙相當於對商品課徵44%的關稅,對服務則相當於110%。因此,歐盟部長們極可能將消除這些內部障礙視為回應美國關稅的重要策略之一。
這90天的緩衝期,對歐盟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契機。若能順利促成貿易協議並改善內部貿易環境,或將化解潛在危機,並強化歐盟在全球貿易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