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東和鋼鐵(2006)週二(10/7)公布9月營收,單月營收為47.58億元,月增4.63%、年增4.75%;累計前9月合併營收441.5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5%。
8月營收45.47億元,月減0.35%、年減14.05%;7月45.63億元,月減9.13%、年減9.83%。公司表示,第3季受淡季與天候影響出貨。受到中國反內捲跟減產的措施,對全球的鋼價的影響,第4季仍有挑戰,營運重點將放在長單支撐與成本控管。越南廠持續以「縮小虧損、維持現金流為正」為主要目標。
公司概況與產品結構
東和鋼鐵為台灣電爐煉鋼廠,主要產品包括鋼筋、型鋼與鋼胚。鋼筋產量居台灣前三,市占約15%至20%;型鋼產品(含H型鋼、鋼板、槽鋼、I型鋼)為國內最大供應商,H型鋼市占率接近六成。
各廠產能:桃園廠煉鋼140萬噸、軋鋼150萬噸;苗栗廠煉鋼125萬噸、軋鋼80萬噸;高雄嘉興廠軋鋼40萬噸;大業廠軋鋼35萬噸;越南廠煉鋼100萬噸、軋鋼60萬噸。形成台灣為主、越南支援的生產結構。
出貨與接單情況
鋼筋為主要產品,2025年第一季約占營收52%。在手訂單超過120萬噸,能見度約10至11個月。1至5月接單年增13.2%,1至8月放緩至年增0.4%。第二季鋼筋營收季增 8.1%,年增 1.6%,出貨34.97萬噸、型鋼18.31萬噸;1至7月累計鋼筋80.08萬噸、型鋼40.33萬噸。住宅新案放緩,但公共工程與科技廠房仍提供部分支撐。
型鋼需求穩定,經銷商持續拉貨,能見度約1至1.5個月。鋼構業務在手訂單能見度延伸至2026年下半年。
(圖片來源:【公司簡介】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未來展望與風險觀察
雖然目前東和鋼鐵在手訂單水位仍高,但受新案放緩影響,動能可能趨弱。公共工程與科技廠房雖然能提供部分支撐,但難以完全抵銷住宅端的減速。
在成本面,電價與能源費用持續偏高,對煉鋼業者形成壓力;匯率變動對當期獲利影響大於關稅,短期仍為主要不確定因素。公司管理層也表示,關稅政策實際執行仍存變數,也可能使市場下單與投資決策延後。越南廠則持續面臨當地鋼價低於台灣30至40美元的挑戰,短期內仍以縮小虧損、維持正向現金流為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