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2025泰國製造業回暖?生產指數跌幅縮小,政策提振效果有限

圖片來源: 路透社

2025年3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泰國工業生產指數(MPI)較去年同期下降 0.85%,比市場預期的-2.55%要好得多,也比12月修正後的-1.8%有所改善。雖然這已是連續六個月的年度衰退,但與12月相比,1月指數回升8.7%,是三個月來首次月增。政府的刺激措施發揮了作用,帶動短期回升,但泰國製造業的基礎仍然疲弱,復甦能否持續仍是未知數。

2024年,泰國政府推出多項刺激措施以振興經濟,主要包括:

數位錢包計畫:政府發放 4,500億泰銖(每人10,000泰銖),刺激民眾消費,帶動內需回暖。

促進旅遊業:目標吸引 3,670萬名國際旅客,增加觀光收入,提振相關產業。

加速政府支出:提前撥付 8,500億泰銖,推動基礎建設和公共投資,帶動經濟成長。

官方預估2025年製造業全年將成長1.5%到2.5%,扭轉2024年-1.79%的頹勢。此外,央行降息、出口回溫以及觀光業復甦,也為製造業提供了支撐。

汽車產業陷入低谷,政府擬推報廢補貼挽救市場

泰國汽車產業已經連續18個月下滑,1月產量更是年減超過24%。這對泰國製造業來說是個大麻煩,因為汽車業是支柱產業之一。影響因素包括內需疲弱、高家庭負債導致購買力下降,以及中國車企競爭激烈,壓縮了泰國本土產能。

為了拯救市場,泰國政府正與車商討論舊車換新與報廢補貼計畫,希望能刺激購車需求。如果補貼到位,可能成為市場的一線生機。

內需疲軟+中國競爭,製造業壓力不小

除了汽車業面臨困境,泰國整體製造業也受到兩大挑戰:一是國內高家庭負債讓消費力減弱,影響內需市場;二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壓縮泰國製造業在東南亞市場的生存空間。如果泰國無法提振國內消費,製造業復甦將受到限制。此外,面對中國製造業的競爭,泰國可能需要尋求產業轉型,或者與中國企業合作,以提升競爭力。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