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儘管川普政府大動作祭出新一輪進口關稅,美國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反而小幅下降,顯示勞動市場目前仍保持穩定。但經濟學家警告,這場關稅風暴恐怕只是剛開始,未來幾個月可能對就業市場帶來衝擊。
根據美國勞工部週四公布的數據,截至3月29日的一週內,美國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6,000人,降至經季節調整後的21.9萬人,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2.5萬人。儘管整體裁員水準仍屬低檔,但與此同時,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卻增加5.6萬人,達到190.3萬人,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新高,顯示部分失業者重返職場的速度放緩。
川普總統於週三宣布對大多數進口商品加徵10%基本關稅,並對多個貿易夥伴國採取更高懲罰性稅率,震撼全球金融市場。根據惠譽國際評等(Fitch Ratings)分析,目前美國的整體關稅水準已達到百年來的最高點。
經濟學家普遍擔憂,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與企業投資縮手,恐引發通膨壓力與經濟衰退風險,進而影響就業市場。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Christopher Rupkey指出:「現在的貿易政策衝擊是一種經濟教科書上的外部衝擊,企業雖然目前裁員不多,但未來幾週或幾個月的變化仍難以預料。」
目前美國每位失業者平均對應1.07個職缺,雖然仍高於疫情前水準,但已低於1月的1.13,顯示企業招募腳步放緩。
除了關稅外,川普政府大幅削減支出、解雇大批聯邦政府員工與承包商,也讓勞動市場面臨額外壓力。根據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統計,今年第一季已有約49.7萬人遭裁員,其中逾一半來自華府地區,影響27個聯邦機構。
由於部分裁員案件涉及法律訴訟,尚未全面反映在失業救濟數據中。不過整體而言,儘管裁員數量仍不高,但新增聘僱速度明顯趨緩,導致失業者重返職場的時間拉長。
市場預期,美國3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可能為13.5萬人,低於2月的15.1萬人,失業率則預估維持在4.1%。專家指出,若企業繼續放緩招聘腳步,失業率可能出現緩步上升趨勢。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Samuel Tombs指出:「面對政策不確定性升高,企業明顯減緩招募,這種放緩可能會逐漸演變成更明顯的失業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