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5.04.03

打臉川普「美國製造」第一槍,Stellantis宣布美國裁員900人!背後考量是?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TPG

川普關稅政策的本意是「讓美國製造回流」,但在生產鏈尚未轉移完成、關稅已先上路的背景下,企業短期內傾向選擇「停工+觀望」,而不是立刻投資美國工廠。這也讓美國工人成為政策過渡期的「第一波受害者」。

2025年4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徵高達25%的重稅,原本期望促使車廠將生產拉回美國,創造本土就業。但這項政策才剛實施,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卻率先宣布在美國裁員900人,同時暫停墨西哥與加拿大兩座工廠的組裝作業,意外引發「美國製造」承諾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不是應該創造就業?為何反而裁掉美國工人?

Stellantis這次的裁員與停工,乍看之下似乎違背了川普推動的『美國製造優先』政策,但其實更真實地反映出企業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變化時,仍處於供應鏈重組的過渡期。

  • 首先,裁員的是「美國本地零件廠」,不是整車組裝廠。

    這900名被裁員的員工,來自美國五座提供零組件(如動力系統與沖壓件)的工廠,這些工廠主要供應給墨西哥Toluca與加拿大Windsor兩座整車廠。當海外廠房被迫停工,美國零件廠自然也面臨無需求的困境。

  • 其次,車廠短期無法立即將生產移回美國。

    從工廠布局、機器設備、勞動訓練到供應鏈重整,都需要龐大時間與資金。車廠在短期內難以完成這些轉移,因此選擇先停工止血、等待政策明朗化

  • 再者,企業優先考量的是成本與風險控管。

    在全球車市需求不穩與貿易政策突變的背景下,Stellantis選擇減少產能與暫停營運,而非貿然將資源投入美國新設廠計畫。

兩大北美工廠停工細節

  • 加拿大Windsor工廠:生產Chrysler Pacifica、Voyager與Dodge Charger Daytona,將停工兩週,約4,500名員工受影響。

  • 墨西哥Toluca工廠:生產Jeep Compass與即將上市的Jeep Wagoneer S,將停工整個4月,雖員工照常上班領薪,但不進行生產。

工會批:資方選擇犧牲工人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對Stellantis此舉強烈反彈,主席Shawn Fain表示:「Stellantis根本是在拿工人的生活當籌碼。他們有足夠的資金、設備與產能,卻選擇不創造工作,而是關廠與裁員。」

市場反應與未來觀察

消息傳出後,Stellantis股價在那斯達克下跌7.2%,報每股10.45美元,反映市場對潛在貿易戰的擔憂。

儘管美國政府尚未對Stellantis裁員事件做出評論,但這已是川普政府「關稅換製造業」政策推行以來,第一起反效果顯著的企業案例。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工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