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俄羅斯最近啟用了全國第一座氨氣海運碼頭,選址於列寧格勒州的烏斯特盧加港(Ust-Luga)。這項新設施被視為俄羅斯應對西方制裁影響、重振氨氣出口的一大突破,也為俄羅斯重新布局全球化肥市場提供了新機會。
制裁帶來出口困局,俄羅斯用基建自救
在西方制裁前,俄羅斯主要依賴波羅的海港口和一條連接托利亞蒂市(Togliatti)與烏克蘭敖德薩港(Odesa)的氨氣管道來進行出口。但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制裁切斷了俄羅斯對這些運輸渠道的使用權,使其氨氣出口量大幅縮減。新碼頭的啟用,可以說是俄羅斯為擺脫國際封鎖所做的一項重大突破。
這座新設施由俄羅斯化肥巨頭 Eurochem 主導建設。根據該公司2023年的財報,烏斯特盧加碼頭已成為俄羅斯化肥出口的重要轉運樞紐。除了氨氣,新碼頭還可以處理其他類型的化肥,年產能高達1400萬噸,預計能有效緩解俄國內化學品運輸設施每年約600萬噸的缺口。
圖片來源:Google Map
對全球化肥市場的影響會有多大?
俄羅斯長期以來是全球化肥市場的重要供應國,特別是在氨氣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氨(NH₃)是製造氮肥的核心原料,而氮肥是三大主要化肥(氮肥、磷肥、鉀肥)之一,對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至關重要。氨可用於製造多種氮肥產品,如尿素、硝酸銨和硫酸銨,這些化肥廣泛應用於提升作物產量和改善土壤肥力。
新碼頭的啟用,有助於俄羅斯恢復其供應穩定性,同時也可能影響化肥價格的走勢。過去一年,西方制裁導致供應鏈中斷,讓全球化肥價格持續上漲。隨著俄羅斯出口逐漸恢復,新碼頭的投產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價格壓力。
不過,這項新基建也進一步凸顯了全球貿易格局的分裂趨勢。在失去歐美市場的情況下,俄羅斯正積極將出口重心轉向亞非地區以及其他新興市場。未來俄羅斯能否藉此碼頭重塑其貿易網絡,將成為全球化肥市場的一大關鍵變數。
背後的挑戰:環保和安全壓力
儘管新碼頭解決了運輸難題,但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和運輸始終是高風險操作。俄羅斯需要確保這一設施的運營符合國際環保與安全標準,否則可能面臨更多的貿易限制,甚至招致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
特別是在港口周邊地區,一旦發生氨氣洩漏等意外,可能對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可忽視的威脅。根據俄羅斯官方數據,國內危險化學品運輸設施每年存在600萬噸的缺口,而新碼頭的投入運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個空白,但仍不足以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未來,俄羅斯若想鞏固其全球競爭力,還需要持續升級相關基建並強化風險管理。
全球氨市場的發展趨勢
全球氨市場正經歷顯著增長。這一增長主要受農業需求增加以及氨在製藥、紡織、食品和飲料等多個行業應用範圍擴大的推動。此外,氨作為潛在的清潔燃料,在航運業的應用也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