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23),油價結束連三日跌勢轉為上漲。截至格林威治時間00:23(台北上午08:23),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 0.48%,至每桶 68.92 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WTI)期貨同步上揚 0.51%,報每桶 65.64 美元。
價格反彈有兩大利多驅動
首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協議內容包括對來自日本的進口商品課徵 15% 關稅,以及日本將對美國進行總額 5,500 億美元的投資。此協議被市場解讀為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解,增強對全球需求的樂觀預期。
不過,在此之前,由於歐盟表示正考慮對美國關稅採取反制措施,市場原先對 8 月 1 日前達成貿易協議的希望已逐漸消退,導致前一交易日油價下跌。
第二,美國原油庫存數據呈現下滑。根據 9 位分析師的預估,截至 7 月 18 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平均減少約 160 萬桶。此外,市場消息人士援引美國石油協會(API)數據指出,當週汽油與原油庫存雙雙下降,雖然蒸餾油庫存略有增加,但整體庫存變化仍反映出需求回暖的跡象。
地緣政治發展提供潛在支撐
另一方面,美國能源部長表示,美國正考慮針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以作為促使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手段。儘管歐盟已在日前通過第 18 輪對俄制裁,並下調俄羅斯原油的價格上限,但分析人士指出,若缺乏美國的參與,制裁效力將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