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iPhone 17 系列於台灣開賣滿一週,市場呈現高度分化的新舊世代交替現象。傑昇通信根據最新價格觀察,iPhone 17 Pro 系列在預購階段就已展現驚人買氣,導致開賣後現貨短缺,首賣週依然一機難求。
iPhone 17 系列預購熱情遠超預期,即便開賣首週,各大通路及電信門市人潮爆滿,但首批到貨量不如以往,仍需分批通知客戶取機;這也反映在官方數據上,除 iPhone Air 外,蘋果官網顯示,標準版 iPhone 17 與 17 Pro 需等待 2 至 3 週,而頂規的 17 Pro Max,交貨期則長達 30 天。
傑昇通信表示,此消彼長,台灣本地貨量分配緊張,新機供貨遠落後需求,造成價格毫無調整餘地。
在一片缺貨聲中,iPhone Air 意外成為黑馬,不僅現貨齊全,價格也出現明顯降幅,開賣一周後跌幅最高達 6%,降價金額最高逾 3 千元。傑昇通信指出,iPhone Air 主打極致輕薄、重量僅 165g,但規格如單鏡頭、eSIM、電池續航不足,使部分消費者對此仍持保留態度,認為它的定位較為模糊。
因此,通路率先讓利,目的在於透過降價來刺激銷量,以吸引對價格敏感但又想擁有新機的消費者,加上使用者反饋,iPhone Air 的續航表現與 16 Pro 旗鼓相當,證明超薄設計並未犧牲電池效能。
另外,前代 iPhone 16 系列,受到新機上市帶動,價格則出現顯著降幅,最具代表性的 iPhone 16(256GB)一週內價差上看 6,410 元,降幅達 19%;而 iPhone 16 Plus 及 Air 新機在首週亦出現 5%~8% 的調整空間,顯示在新舊機型的價差擴大下,更加速舊機去化的市場節奏。
新機交機已滿一週,部分使用者陸續傳出如機身容易出現刮痕、iOS 26 更新後的相容性問題、使用時出現過熱,以及貼膜選擇有限等問題,對於追求穩定體驗的果粉而言,仍是一大顧慮。
許多消費者被 iPhone 16 的價格優勢所吸引,傑昇通信認為,既能節省等待時間與購機成本外,降價金額往往足以購置額外配件,對預算有限、或從更早之前老型號換機的來說,實用體感差異極小,也能避開新機初期水土不服的風險。
iPhone 16 系列機型的貨況與降價幅度各有差異。在傑昇通信門市最新報價中,以 iPhone 16(256GB)價差高達 6,410 元的降幅最大,屬首批舊換新最大讓利品項;至於前代機型中買氣最旺的是 iPhone 16(128GB),通路價已跌至比 iPhone 17(256GB)便宜超過 6 千元,且跌幅更是驚人的 20%,反映庫存加速去化與銷量旺盛的雙重拉力,加上軟硬體足夠穩定,現貨充足,被視為當前 CP 值最高的 iPhone。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