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7750-TW)以控制器與伺服系統為核心,近年在中國市場快速擴張,市佔率突破20%,逐步站穩智慧製造供應鏈的關鍵位置。
成長動能的來源,除了高毛利產品組合外,還包含海外產能布局與策略聯盟,讓營收與獲利展現出強勁的彈性。
核心關鍵在於,公司長期深耕控制器與伺服產品,並積極搶攻智慧製造與機器人兩大新藍海市場。這些需求具備結構性成長趨勢,不僅來自中國,也延伸到東協等新興市場。
雖然外部環境仍有中美貿易摩擦、產業景氣循環等不確定性,但新代(7750-TW)靠著清晰的策略與持續的執行力,已經展現出長期成長的潛力。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電腦版)
新代做什麼
新代(7750-TW)是以自有控制器與伺服為核心的工業電控廠,透過子公司(聯達智能、正鉑雷射)與策略聯盟(如與東台(4526-TW)、盟立(2464-TW)、義美等)延伸到機器人手臂、雷射與雲端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主打「控制器為大腦、聯達智能做單元、正鉑做雷射」的一站式工業自動化生態。
公司營收重心以中國市場為主(佔比約9成左右),其中以中國市場市占約20%的控制器份額與日德品牌競爭,加上在中國政府推動設備國產化、智慧製造政策下,產線升級需求強勁。同時,馬來西亞作為南向市場的區域總部,目前已進入印度市場,並和當地機械廠合作。
並且,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蘇州二廠及馬來西亞二廠將於2026年-2027年啟用、台南科學園區新廠則暫定於2028年第四季啟用,以加強在地生產和外銷供應鏈,未來的成長重點則放在智慧製造與機器人相關應用。
新代(7750-TW)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達47.56%,比去年同期再提升,這在自動化產業屬於頂尖水準。主因是公司持續降低成本、推動高階產品組合,並且透過規模化生產與供應商合作,壓低原物料成本。控制器與伺服產品合計營收占比高達 95%,而這兩項產品本身毛利率就高,帶動整體獲利能力提升。
(圖片來源:新代法說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電腦版)
中國市佔率持續擴大,產品力與服務力雙管齊下
新代(7750-TW)已經把中國視為關鍵戰場,以現有佈局觀察,公司產品定位介於日德大廠與中國本土品牌之間,品質和價格更具競爭力。
其中,控制器與相關服務在營收結構中占比極高,硬體出貨帶來規模,而軟體與維運服務則顯著拉升毛利。
此外,中國推動產業升級並強化本土替代,使得對國產控制器與系統整合的需求明顯增溫,這為新代(7750-TW)在當地取得訂單提供政策面助力。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電腦版)
供應鏈與國際佈局帶來的規模效應
新代(7750-TW)已在多個海外市場設立分支,且規劃分階段在印度、東協與台灣本島擴建產線或服務中心。
這樣的佈局有助於應對當地客戶對快速在地化支援的期待,也降低單一區域供應中斷的風險。規劃在印度、東協與台灣擴建產線或服務中心
透過把部分製造與整合流程移近需求端,新代(7750-TW)可縮短交期並降低物流成本,對毛利與營運效率形成正向支撐。可縮短交期並降低物流成本
黑天鵝風險與競爭壓力不可忽視
雖然公司基本面強勁,但外部風險仍需留意。2025 年下半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匯率波動、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可能影響北美、歐洲市場出貨與成本結構。
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內捲現象明顯,雖然大者恆大,但價格戰與本土品牌崛起仍是潛在威脅。
此外,智慧機器人商業模式尚未成熟,短期內對營收貢獻有限,需觀察公司能否如預期在 5~10 年內放大這塊業務。
延伸閱讀:「內卷」這個詞怎麼來的?背後竟藏有人類學冷知識!,英文怎麼講你一定不知道!
下一步值得關注的焦點
新代(7750-TW)已經是兩岸控制器第一大廠,市佔率、毛利率雙高,海外布局也逐步開花結果。
接下來,市場會關注公司能否持續擴大中國市佔率、智慧製造與機器人業務能否加速放量,以及海外營收占比能否如預期大幅提升。
只要公司能把控制器做為打入智能製造需求的槓桿,並用雲端與機械手等服務固化客戶關係,未來幾年仍有望維持高成長與高獲利的態勢。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