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AI驅動軟體龍頭 ServiceNow(NOW-US)昨日公布財報後,股價強彈近 15.49%,成為S&P 500指數中漲幅第二大個股;其優於預期的營收與獲利數據,顯示出在地緣風險與經濟不確定性下,AI Agent 仍是企業與政府最優先投入的科技資產。
緊跟其後的是 AI 軟體平台商 Palantir(PLTR-US),收盤上漲6.9%,該公司近期不僅強化與美國政府的合作,也在國防與情報領域的AI部署取得關鍵成果,包含支援 Kill Chain 的「MAVEN」計畫與 CJADC2 指揮體系。
為什麼政府預算持續流向AI?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政府財政壓力加劇的背景下,人工智慧(AI)反而成為政府最優先加碼的支出項目之一。這聽起來或許與直覺相反,但根據ServiceNow第一季財報,美國公共部門營收年增高達 30%,反映出即使在預算緊縮環境下,政府對AI項目的支出仍具高度優先性。AI不只是效率工具,更能節省人力成本並提高服務品質。
這是「花越多,越省錢」的產業邏輯。
同樣現象也出現在國防領域。Palantir指出,AI平台在軍事、國防情報上的應用擴展迅速,已從戰場決策延伸至邊境安全與監控。未來公部門將持續是AI技術的最大買主之一。
其Gotham與Apollo平台已廣泛部署於美國陸軍、情報機構與盟國軍事系統之中。根據Palantir最新財報,美國政府部門營收年增率達 45%,國際政府部門(非美國)年增率也高達 28%,顯示全球政府部門在AI平台上的投資正快速擴張。
盤點本土概念股,系統整合與雲端服務躍居焦點
系統整合業者
-
大綜(3147-TW):軟硬體基礎建設占大綜營收的55%,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公司具AI系統整合經驗,AI伺服器的需求進一步推動了軟硬體基礎建設的成長,尤其是在2025年第一季,AI伺服器訂單的遞延交貨促使營收創下新高。目前聚焦政府標案與智慧城市應用,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
精誠資訊(6214-TW):以資訊服務為核心,提供軟體開發、AI服務、雲端、資安、數據整合、ESG解決方案等多元IT服務,並積極推動訂閱方案與維運服務,提升服務收入佔比。客戶產業涵蓋金融、政府、製造、通訊、物流、零售、醫療等,並以金融及政府為大宗。
-
邁達特(6112-TW):取得微軟「AI平台」與「基礎設施遷移」雙重認證,成為台灣首家同時具備此雙認證的微軟代理商。主要客戶為企業用戶,涵蓋金融、製造、政府、教育、醫療等多元產業,並與經銷商、ISVs(獨立軟體開發商)。
- 資通(2471-TW):軟體產品、委外及系統整合專業服務為核心,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涵蓋顧問、導入、維運等全流程,在政府議價專案業務上,內容涵蓋各類資訊系統建置。
雲端與資訊服務業者
-
伊雲谷(6689-TW):AWS 台灣高階合作夥伴,直接受惠於企業雲端佈局與AI部署需求。
-
宏碁資訊(6811-TW):攜手微軟 Azure,強打生成式AI商用解決方案。
-
零壹科技(3029-TW):代理NVIDIA、VMware 等AI核心技術品牌,並積極推動訂閱制轉型,營收穩定成長。
世界各地的政府現在把預算分配至AI,不只是為了跟風或追求科技新潮,而是因為真的有幫助、省下成本、又能提升效率。一方面,他們要解決人力不足、行政流程慢的老問題;另一方面,像國防、邊境安全這些關鍵領域,也越來越仰賴AI來做即時判斷和分析。
簡單來說,AI已經從企業在用的生產力工具,變成政府運作的核心技術,從市政到軍事都有應用。
所以,投資人在看AI這條路時,不能只看消費型應用或科技公司,還要特別注意「政府支出」這股隱形但超有力的推動力。這就是為什麼像 ServiceNow、Palantir,還有台灣的零壹、大綜這類做系統整合或AI代理的公司,會成為市場上AI概念股的重要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