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美國勞工部公布,受汽油與二手車價格下滑影響,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減0.1%,為近五年來首度出現月減。然而,市場分析認為,這波物價降溫恐難以持續,主因是美國總統川普進一步加碼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可能使通膨再度升溫。
年增2.4%符合預期,核心通膨溫和
3月整體CPI年增2.4%,較2月的2.8%略為放緩,略低於市場預期。若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後,3月核心CPI月增0.1%,為2024年6月以來最小增幅,年增則為2.8%,同樣低於前月的3.1%。
二手車價格月減0.7%,是壓低核心CPI的主因之一。不過分析師指出,隨著民眾延後換車、新車價格持續走高,維修與保險費用勢將增加,未來可能重新推升該項目價格。
服務類價格分歧 居住與醫療費用上揚
3月機票價格大跌5.3%,旅館與汽車保險費用也走低,反映企業差旅需求疲弱與消費信心下降。但居住成本仍續升,業主自用租金指數(Owners’ Equivalent Rent)月增0.4%,個人照護支出更跳升1.0%。醫療支出亦上揚,特別是住院費用,而處方藥價格則下跌2.0%。
食品價格續揚,能源價格跌深
食品價格月增0.4%,超市價格漲幅達0.5%,其中雞蛋漲幅高達5.9%,肉類、魚類與乳製品也有顯著上漲。不過蔬果、穀物與烘焙品價格則呈現下跌。能源方面,汽油價格大跌6.3%,抵消了天然氣與電力費用的上漲。
貿易戰陰影未散 升息或降息仍存變數
儘管3月通膨數據偏低,市場對於聯準會是否將在今年啟動降息動作仍抱持觀望。根據聯準會3月會議紀錄,多數決策官員認為,美國經濟面臨通膨與成長同時放緩的風險。市場目前預期聯準會可能在6月重啟降息循環。
分析師指出,川普政府於近期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4%提高至125%,同時中國也以84%的關稅反擊,雙方貿易戰升溫,已讓市場再度浮現衰退憂慮。這場關稅戰將持續衝擊商品價格,也可能加劇供應鏈壓力。
J.P.摩根資產管理策略分析師Elyse Ausenbaugh表示:「即使目前關稅局勢暫時降溫,不確定性依舊籠罩,消費與企業信心皆受影響。」
勞動市場尚穩,但裁員風險浮現
另一方面,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4月初勞動市場仍保持穩定,當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微增4,000人至22.3萬人,略高於預期。不過部分經濟學家警告,若關稅影響企業營運,未來可能出現更多裁員潮。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Veronica Clark分析指出:「商品價格預計在今年夏季將轉強,尤其是服飾與家具,但服務業通膨可能因需求疲軟而下滑,兩者將形成互相抵銷的格局。」
整體而言,3月CPI雖傳出罕見下滑,但仍難掩中長期通膨壓力與政策不確定性的隱憂。聯準會下一步動向,仍需密切關注全球貿易局勢與後續物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