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貿易戰下中國採購轉向巴西,美國大豆地位正在被替代?

2025年04月11日 17:1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美貿易戰再起,大豆再次成為焦點。中國真的不再需要美國大豆了嗎?巴西能完全取代美國的供應角色嗎?這篇文章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大豆背後的全球供應變化。

美國大豆的重要性下降了

自2018年起,中國逐步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截至2024年3月27日,中國在2024-25年度已採購約2,212萬公噸的美國大豆,為近12年來同期最低水準之一。其中僅約60萬公噸尚未出貨,臨時取消的風險不高。

另有約200萬公噸的大豆登記為「未知目的地」,是否為中國所購尚無法確認。同時,目前正值美國大豆出口淡季,可供出貨的數量本就不多,因此即使關稅上路,短期內影響有限。

中國還是會從美國進口大豆。雖然中國對美國大豆的依賴減少,但仍無法完全取代。每年11月至翌年1月是巴西供應相對吃緊的時段,這時中國仍會向美國進口大豆,以填補短期需求。此外,美國大豆水分含量較低,更適合長期儲存,因此仍是中國國家儲備的首選來源之一。

中國對巴西大豆的依賴穩定成長

近年來,中國持續擴大從巴西進口大豆,原因包括:

1. 收成時間錯開:巴西大豆於每年2至4月收成,剛好可補上美國的淡季,有利全年採購安排。

2. 價格與效率具優勢:巴西提升港口與物流效率,出口成本更低,價格更具競爭力。

3. 關係穩定:中巴之間貿易與政治關係穩定,風險低於中美之間。

根據統計,2024年中國佔了巴西大豆出口的73%,比例與近年平均相近,顯示中國對巴西供應的依賴持續穩定。

採購策略視情勢而定

截至2025年4月,中國尚未針對2025-26年度下單美國大豆。2024年也拖到7月中才開始採購,是自2005年以來最晚的一次。這顯示中國採取觀望策略,傾向在市場、價格與政策環境更明朗後再行採購,以降低潛在風險。

目前中國仍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48%,是最重要的買家之一。但自2018年以來,市場已不再預設中國會穩定下單。只要政策出現變動,購買量與時機點都可能有所調整。雖然中國偏好巴西大豆,但當巴西供應吃緊時,美國大豆仍是中國不可或缺的補充來源。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農糧
大豆
中國
巴西
關稅
美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