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優分析產業訊息中心)
據媒體報導,蘋果(AAPL-US)新一代 iPhone 15 系列在中國市場銷售不如前代 iPhone 14,不僅因中國整體消費能力疲弱,也與華為重返手機市場加劇競爭有關。
iPhone 15 中國銷售量下滑幅度來到雙位數,市場解讀是因華為在推出震驚市場的 Mate 60 Pro 推動下,短期侵蝕掉蘋果市佔率。
這份數據顯示前五大品牌的市佔率,其中還包括中國公司小米、Oppo 和 Vivo,已降至三年來的最低銷量水準。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在大多數已開發市場對蘋果和三星等主要品牌的需求不振下,下降了8%,這是十年來的最低的 Q3 水準(相關文章)。
而蘋果的出貨量在該季度下降了 8%,市場領先者三星在此期間的銷售量則下降了 13%。 第三季能擴大市場率的公司中,以華為表現最為亮眼,儘管受到美國的嚴格制裁,但早些時候以其使用先進的國內生產晶片的 Mate 60 Pro 智慧手機震驚了該行業。
自從華為被封殺之後,蘋果在中國的市占率節節攀升,這幾年一直扮演蘋果最大成長動能,因此這個訊息引發了市場對於蘋果等公司未來成長與獲利的擔憂。
根據 Counterpoint 的預估,華為在 2023 年可望銷售 500 萬至 600萬支 Mate 60 Pro,甚至有分析預估到 2024 年,華為在中國市場將超過蘋果,成為高端手機市場的龍頭。
雖然現在做評斷可能還是太早,但在中國市場,華為的競爭還是可能對蘋果的市場地位構成威脅。
然而在美國等已開發市場,iPhone 15 的銷售表現火熱,這對蘋果是一大好消息,預計這種勢頭將持續至年底假期旺季,包括印度的節日旺季等活動將推動銷售。
尤其是印度市場,蘋果早已布局了下一帶的成長引擎。
延伸閱讀:5G手機滲透率才只有32%,蘋果在「印度」找到成長機會
中國營收比重多高?
截至2023年第三季,中國營收占比約19%,是蘋果第三大市場,僅次於北美及歐洲。從2019年的11%占比提升到19%,是蘋果能夠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