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儘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逐漸回落,以及日圓升值帶來進口成本降低,日本的批發價格卻仍持續走高。
這一趨勢不僅凸顯出內部成本壓力的持久性,也為日本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增添更多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推動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外部風險之下。
日本批發通膨為何增幅擴大?與市場預期差在哪?
根據本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3月批發通膨率年增4.2%,高於市場原先預估的3.9%,也比2月的4.1%略為提高,顯示成本壓力仍持續存在。這項由企業商品價格指數(CGPI)衡量的數據,反映出企業彼此之間交易的商品與服務價格變化。
根據日本央行當天的資料,食品價格年增3.1%,石油與煤炭價格更是飆升8.6%,這些都推升整體批發物價上揚。這種價格上漲的廣泛性,也說明企業正面臨來自原物料端的強勁壓力。
進口物價下跌,通膨會轉趨溫和嗎?
儘管整體批發價格上升,但以日圓計算的進口價格指數卻在3月年減2.2%,延續2月下滑0.9%的趨勢。這表明日圓升值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開始產生緩解通膨的效果。
Sompo Institute Plus的高級經濟學家Masato Koike指出:「由於商品價格下跌與日圓回升,未來批發通膨可能放緩,這將有助於降低消費者通膨壓力。」
利率政策該何去何從?川普政策增添變數
雖然批發與消費價格雙雙居高不下,使得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將繼續從目前的0.5%利率水準進行升息,但美國總統川普針對進口商品祭出的廣泛關稅措施,卻為日本央行的決策路徑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這些政策恐怕會對仰賴出口的日本經濟造成衝擊,進而牽動整體經濟成長表現,讓日本央行在評估是否繼續升息時變得更加謹慎。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週三表示,央行必須「不帶先入為主的立場審慎評估經濟是否走在正確軌道上」,此一說法暗示在川普政策引發市場震盪的情況下,利率政策可能出現暫停調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