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韓的科學家在兩篇論文中聲稱他們已經找到一種在室溫下運作的實用超導體,這個材料原本只能在極低溫下才能表現出零電阻和完全抗磁的特性,讓電流可以毫無阻力的流動,增加傳輸容量與速度。
這項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熱烈的追捧,並推高了中國和南韓部分股票的價格,在中國相關個股為江蘇永鼎(600105-CN)、西部超導科技(688122-CN);在台股方面,泰銘(9927-TW)、台灣銅片大廠第一銅(2009-TW)及絞銅線廠商太空梭(2440-TW)、金益鼎(8390-TW)、大山(1615-TW)、綠電(8440-TW)、華榮(1608-TW)。
這種名為LK-99的超導材料,由常見礦物鉛磷灰石和少量銅原子構成。該研究引起了全球科學家的注意,包括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團隊,已經正在進行驗證性實驗。然而目前為止,對這種可能的室溫超導體的評價仍存在分歧。
LK-99的超導體能讓電流無阻力流動,如果成功應用,將有可能改變電力網絡的能源損失問題,並推動計算晶片等領域的發展。該超導材料由一種相對常見的礦物——鉛磷灰石和少量銅原子組成。科學家認為,這種新發現的超導體若有可能在常溫下工作,將是科學界的聖杯。
目前,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團隊正在對南韓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進行驗證。至少有三個中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了LK-99的不同版本,但結果並不一致。其中,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個團隊宣稱他們的材料能在磁鐵上方懸浮,但是來自東南大學和曲阜師範大學的研究團隊卻無法觀察到零阻力這一超導體的基本特性。
下圖為超導體的實際應用,2014年4月30日於德國埃森市進行的一次展示中,RWE公用事業公司所展示出來的超導電纜,這家公司當時將全球最長的超導電纜納入埃森市的電力網並首次投入運營。這是在RWE啟動一個試點項目安裝長達一公里的電纜,該電纜能夠傳輸的電力量是傳統電纜的五倍
科學家們將如何驗證?
在科學研究中,讓同行來審查以驗證是判定的標準。由於過去的研究中存在許多一度被認為是突破但最後證實失敗的案例,因此對於LK-99這種可能的室溫超導體,學術界和投資界都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一些物理學家和投資者認為,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驗證和再生產的努力。
即便是LK-99確實成為一種室溫下的超導體,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其具體的應用前景。例如,還需要瞭解這種材料能承載多少電流而仍然保持超導性。此外,由於超導體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材料的生產過程也可能會對其最終性能產生影響。
不過,即使面臨種種不確定性,科學家們仍然對這種新的超導體保持著樂觀的態度。畢竟,對超導體的瞭解仍然相對有限,而新的發現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