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2025Q1財報揭示Eni轉型策略:低油價下仍回購、加碼低碳,轉型動能成形?

2025年04月30日 13: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3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油價跌破每桶70美元、整體市場籠罩陰霾之際,義大利能源集團 Eni(ENI-MI) 並未選擇保守退守。相反地,它同時宣布將在未來一年內持續回購至少15億歐元的股票,並與英國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啟動 Liverpool Bay 碳捕捉(CCS)專案的建設階段。

這樣「一手回購,一手轉型」的動作,在能源巨頭裡顯得格外引人側目。在全球能源板塊翻轉的時代,這樣的策略背後,透露出什麼樣的產業走勢與企業求生本能?

油價寒冬下的堅定承諾:Eni的回購行動

今年4月初,布蘭特油價跌破70美元,反映出 OPEC+ 增產與全球經濟需求疲軟的綜合作用。能源企業面臨毛利壓縮、現金流吃緊的雙重壓力,市場情緒普遍低迷。

但在這樣的氛圍下,Eni 選擇堅守對股東的承諾:即使面對逆風,依然維持15億歐元的年度股票回購目標。公司已啟動延後部分投資計畫,並將年度資本支出由原本的65至70億歐元下修至60億以下,展現出維持現金穩定、確保回購承諾的決心。

這與同業形成強烈對比:市場預期 BP 可能在未來一年內縮減甚至取消回購計畫。Eni 的逆勢操作,雖被視為一種強心針,卻也無疑增加了自身的資金調度壓力,顯示出它在短期穩定市值與維繫市場信心上的策略賭注。

資源重新配置:從油氣到碳捕捉

Eni 的另一場佈局,則發生在英國的西北角。Liverpool Bay 碳捕捉專案,已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進入正式建設階段。該計畫預計鋪設35公里新管線,此專案被定位為 HyNet CCS Cluster 的骨幹,不僅有望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還將釋放高達20億英鎊的供應鏈契機。

Eni 將擔任整個碳捕捉與封存系統的運營者,也表示將成立獨立 CCS 事業部,並吸引外部戰略投資者參與。除了英國外,Eni 也正與義大利的天然氣輸配商 Snam 合作,推進在地 CCS 專案,進一步將自身定位為未來低碳基礎設施的領跑者。

CCS 雖非新技術,卻在政策與資金雙重推動下逐漸進入產業主流。英國政府承諾將投入21.7億英鎊扶持類似計畫,國際能源總署(IEA)也認為 CCS 將成為達成全球淨零目標的重要工具。

雙軌轉型下的企業思維與挑戰

Eni 的策略,在當前不確定性極高的能源市場中,維持股東回報、穩定市值,是短期生存所需;而投資低碳技術、鋪設新現金流管道,則是為長期競爭力鋪路。

📈 觀察:Q1 財報中的轉型動能

Eni 在 2025 年第一季的表現,提供了這場「雙軌轉型」的一手數據佐證:
調整後 EBIT 為 €36.8 億歐元(季增 36%),資本支出則下降至 €18.8 億​。淨負債比下降至 歷史低點 12%,資本結構大幅改善。
Enilive(低碳能源部門)與 Plenitude(綠電與儲能部門)雖面臨市場壓力,依然展現成長潛力:
Plenitude 安裝容量達 4.1 GW、EV 充電樁達 21,500 座、儲能與太陽能設施佈局加速進行​。
Enilive啟動 Gela 生質燃料廠,年產 40 萬噸 SAF,零售通路表現良好,推升該部門 EBIT 達 €95 百萬。

這些成績,顯示 En​​i 正透過所謂的「衛星轉型模型」讓低碳業務具備財務獨立性與資本吸引力,不再只是沉重的支出中心。

策略啟示:從高回報到高韌性

這種「回購+轉型」的策略模式,本質是一場高難度的平衡術。當油價處於下行週期時,回購承諾容易成為負擔,而 CCS、再生能源等新興領域,尚未完全形成穩定現金流。

Eni 的作法,是透過分拆、合資、出售部分股權等資本運營手段,讓轉型部門在不壓迫母公司財務體質的情況下發展。

結語:能源巨頭求生的矛盾與創新

Eni 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傳統能源企業在低碳轉型浪潮中的自我拆解與重組。一邊證明自身的現金實力,一邊悄然移轉資源至下一個世代的能源基礎建設

未來十年內,能源公司不再是「油價波動」的跟隨者,而將成為「能源治理能力」的競爭場。Eni 是否能穿越這段「轉型焦土期」仍待觀察,但它提供了傳統能源企業轉型樣態中,一個相對清醒而靈活的版本。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天然氣
油氣
轉型
義大利
英國
油價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