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動作一波接一波。最新一波火力,對準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他不只在公開場合怒嗆鮑爾的貨幣政策「失職」,更放話:「他的離任不能來得更快」,並宣稱自己「很快」就能換人。這一席話,像在金融市場潑了一桶汽油——因為聯準會的獨立性,正是全球投資人信任美元與美債的基石。
獨立機構不是說拆就拆,川普正挑戰制度紅線
雖然總統擁有提名聯準會主席的權力,但鮑爾的任期到2026年5月,目前並無明確法律授權允許總統任意撤換已由參議院通過的人選。鮑爾本人也強調,將堅守崗位、不因總統壓力辭職。然而,川普早有前例。他上任短短幾週內,已罷免數位獨立機構民主黨籍委員,包括NLRB、MSPB與EEOC,理由竟是他們支持DEI(多元、公平、包容)政策。這不僅引爆憲政爭議,也讓「總統能否罷免獨立機構領袖」成為最高法院審理中的核心命題。
2025年4月,聯邦上訴法院以7比4裁定,暫時阻止川普對部分委員的罷免,強調國會設立獨立機構時已賦予明確任期保障。若最終法院判決支持總統的罷免權,未來不只聯準會,連SEC、FTC等核心機構,也可能變成「總統直屬單位」,獨立性蕩然無存。
市場關注的不只是鮑爾,而是「誰來接班」
由於鮑爾的任期即將屆滿,因此市場關注的並不只是他會不會被罷免,而是川普將如何安排下一任聯準會主席。如果未來由政治傾向鮮明的人選主導貨幣政策,聯準會的中立與穩定性將遭嚴重質疑。Tanglewood的分析師預測,川普可能會提前安排「影子主席」,讓市場逐步適應「新指揮中心」。
Brandywine Global則指出,若未來聯準會主席不再具備獨立性,債市將對不確定性提出更高風險溢價,市場波動性勢必上升。Natixi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Christopher Hodge也表示,原本他認為川普罷免鮑爾的可能性不高,但如今看來,川普對經濟放緩與股市震盪的容忍度遠超預期,加上其重拾強硬關稅政策,讓市場對「川普經濟學2.0」充滿疑慮。
金融體系的最後防線,是否還能堅守?
若法院最終裁定總統擁有罷免獨立機構負責人的權力,聯準會的獨立性將被動搖,金融市場也可能提前反應。畢竟,對投資人來說,只要有總統意圖干預央行決策的「印象」存在,就足以引發資本外流、利率預期扭曲與市場不穩。而這樣的震盪,不會等到2026年才發生,而是現在就已經在醞釀。
正如橋水基金聯席CIO Jensen所言:「一旦政治干預央行決策,不僅會干擾投資人對通膨的預期,更可能動搖全球資本市場信心。」
如果川普真認為罷免鮑爾是為了「救經濟」,那麼對市場來說,這可能不是解方,而是一次提油救火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