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9/5),國際油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走跌。市場普遍保持觀望態度,等待 OPEC+ 週末的會議結果。
價格變化
格林威治時間 9 月 5 日 00:12(台北上午 08:12),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 23 美分,跌幅 0.3%,報每桶 66.77 美元;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下跌 19 美分,跌幅 0.3%,報每桶 63.29 美元。
(圖片來源:【能源行情】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供需動態
消息人士指出,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等產油盟國(OPEC+)將在週日(9/7)討論 10 月是否進一步增產。若決定執行,將意味著提前一年多解除每日約 165 萬桶、相當於全球需求 1.6% 的額外減產措施。
與此同時,美國原油庫存上週意外增加 240 萬桶,市場原本預估會減少 200 萬桶。美國石油協會(API)也公布,庫存增加約 60 萬桶。由於煉油廠陸續進入維修期,庫存變化超出市場預期。
川普促歐停購俄油並要求對中施壓
地緣政治方面,美國總統川普在週四(9/4)由法國總統馬克宏主持的「意願聯盟」會議上表示,歐洲必須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並指出俄羅斯在一年內從歐盟燃料銷售獲得 11 億歐元收入,資助了戰爭行動,要求歐洲承擔更多責任。川普同時強調,歐洲領導人必須對中國施壓,因為中國是俄國石油主要買家之一。若俄羅斯原油出口因此減少,可能對全球油價產生推升效果。
投資人目前正同時關注 OPEC+ 的增產決策與美國對俄政策影響,這兩項因素都將成為左右油價走勢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