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瑞典再生能源占比超7成,為何國際資本逐漸加碼?揭開電力與工業融合的關鍵邏輯!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3月2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瑞典國家電網營運商Svenska kraftnät近日發布的最新市場分析指出,原本自北向南的電力流動預計將在2029年起發生逆轉,預期將改變全國電力供需格局。

這項趨勢也被視為一種由「北部工業化」所驅動的能源轉型現象,顯示產業布局與電網結構正產生深刻連動。

北部用電成長拉動電力供需重組

過去,瑞典北部擁有大量水力與風力發電設施,是全國主要的綠色能源生產地,而南部則是人口稠密、電力消耗最多的地區,因此電力長期以來由北向南輸送。

然而,隨著電力密集型產業如金屬冶煉、綠色鋼鐵與電池製造選擇進駐北部,當地用電需求快速攀升,正逐漸消耗原本的電力盈餘。

這不僅是輸電方向的調整,更代表北部從電力生產地逐漸轉變為高耗能消費地。

區域電價結構將重新洗牌

這樣的轉變預期也將改變區域電價結構。瑞典北部因工業用電增加,未來電價可能走高;而南部則可能因歐洲大陸電價走低而出現價格下滑。

北部成為產業投資熱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該地區擁有便宜且穩定的再生能源供應,為企業推動低碳轉型提供理想條件。

許多企業正尋求以電力或氫能替代傳統燃料,降低碳排放並提升競爭力。例如,儘管近日申請破產的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其第一座工廠便選址在瑞典高緯度地區,象徵該地對新興綠色產業仍具吸引力。

電力需求成長修正,但長期趨勢仍向上

儘管如此,Svenska kraftnät已調降對電力需求成長的預測,主因是部分新產業成長進度未如預期。

最新預估顯示,瑞典2028年電力需求為165太瓦時(TWh),雖高於今年預測的139 TWh,但已比先前預測下修15 TWh。同時,電力生產能力則預期從2025年的51,015 MW提升至2028年的59,323 MW,整體仍呈現穩定增長。

再生能源開發具備空間

隨著電力需求往北移動,再生能源的進一步開發可望成為主要發展方向。瑞典北部原本就擁有豐富的水力與陸域風力資源,未來不僅可能擴大陸域風電設施,也有潛力開展浮動式離岸風電示範專案。

此外,儘管北部日照條件有限,但仍可透過分散式太陽能系統做為輔助電源


※根據圖表,瑞典2024年發電量中,水力發電占比最高達37.91%,其次為核能28.69%、風力24.03%,顯示再生能源(含水力、風力、太陽能與可再生火力)占比已達七成以上,為北部地區發展工業與能源轉型提供穩定基礎。

電池儲能成為電網調度與市場參與關鍵

為因應電力負載變化與再生能源不穩定的特性。未來北部可望發展更多儲能專案,協助企業平衡尖峰用電與參與現貨市場交易,支援區域電網穩定性。

此外,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升級勢在必行,包括高壓輸電線延伸、變電站設置,以及未來氫能設施的佈建。目前Svenska kraftnät已著手規劃強化北部電網容量,未來這些項目也將需要大量外部資金投入。

結語:綠能與工業融合

整體來看,瑞典北部的能源發展潛力不僅來自電力消耗本身的變化,更來自其成為新興產業與綠能融合的熱區。

此外,這種由「再生能源+工業擴張+電網重塑」三軸驅動的發展模式,也為歐洲乃至全球其他追求綠色轉型的國家提供參考。

如何協調地區發電與用電平衡、如何建構靈活的輸電與儲能系統,以及如何透過政策引導產業聚落向低碳經濟過渡等等。

隨著國際資本、技術與人才不斷向北部集中,瑞典未來在全球能源轉型地圖上,勢必將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電力
電網
風力發電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