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谷底反彈還要等多久?上銀(2049)2025年營收預估正成長,股價能否跟上?

2025年05月12日 15:1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上銀官網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2049-TW)在半導體、自動化等產業需求帶動下,營運表現備受市場關注。

上銀(2049-TW)近期公告的營收數據顯示,公司在重點產業的訂單能見度高,為營收成長提供強勁支撐,預期2025年集團營收和獲利可望同步成長,看好半導體、自動化、大型基礎建設、航太和機器人出貨將續成長,成為營運成長主要動能。

上銀(2049-TW)在上週法說會指出,受惠於半導體產業擴廠需求強勁,旗下晶圓機器人訂單動能可望延續,有望成為今年2025年成長主力

除此之外,公司積極布局AI機器人應用,包括物流型AI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關鍵元件,公司指出目前皆有實質進展,並且人形機器人已與國際大廠展開合作,上銀董事長卓文恒透露,關鍵元件包含滾珠螺桿目前皆處於送樣與測試階段,並強調進度仍「算順利」。

針對市場競爭,上銀強調其製程、模具與精密技術皆為自有研發,在掌握材料與生產細節的能力上優於其他中國廠商,並且即便中國廠商具有價格上優勢,上銀仍以高品質與高技術門檻穩居第一品牌地位。

近期上銀集團旗下「邁萃斯精密」,再度獲得日本知名企業單機1億日圓以上訂單,顯示日本市場對其產品高度信賴,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整體而言,AI機器人將成為上銀下一波成長動能來源,無論是物流、工業還是人形機器人應用,關鍵元件市占擴張已啟動,隨著送樣轉為量產,預期2025年起營運表現將再添新引擎。

上銀公司簡介

上銀科技(2049-TW)成立於1989年,產品定位於上游供應商,主要從事精密滾珠螺桿、線性傳動元件、工業用機器人、各式機械手臂、Torque Motor迴轉工作台、減速機、精密軸承以及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製造,以自有品牌「HIWIN」行銷全球,為全球第三大滾珠螺桿廠和線性滑軌廠,僅次於THK(6481.JP)和NSK(日本精工株式會社)

產品廣泛應用於半導體設備、工具機、自動化設備及醫療產業等。2024年第四季營收比重:線性滑軌佔比最高達63%,其次為滾珠螺桿23%、工業機器人6%,其他8%。

上銀(2049-TW)2025年4月合併營收20.5億,月增2.09%,年增1.47%,累計前四月營收年增4.81%。訂單以短單和急單為主,部分產線員工需加班趕工,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訂單能見度約1.5至2個月,需求來自半導體、自動化、大型基礎建設、航太、新能源產業等訂單溫和增長,整體營收未受到關稅戰影響。

工具機產業景氣回溫,上銀營運可望逐季復甦

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的報告,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在2023年達到約193.5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成長至360.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為13.26%。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自動化需求提升、AI與智慧製造普及、勞動力短缺、產業新應用(如電動車、半導體、醫療、食品等)。不過產業競爭激烈,尤其中國廠商崛起,對歐洲與日本廠商形成壓力。

工具機產業接單趨勢與各產業的設備支出息息相關,因此被視為自動化產業景氣的領先指標。

台灣工具機的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占比約28%。然而,由於內需疲軟,2024年對中國的出口減少12.2%,這對台灣業者帶來一大挑戰,中國推動進口替代政策及取消ECFA關稅優惠,這些政策變動使得台灣工具機業者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下降。

上銀(2049-TW)在全球市場面臨的競爭挑戰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 電子產業需求不如預期:由於電子產業的需求疲軟,導致上銀的產品需求下降,進而影響其營收和獲利能力。
  • 工具機產業庫存消化期較長:工具機產業的庫存水位偏高,消化期比預期更長,這對上銀的產品需求和價格造成壓力。
  • 產品組合不利:系統級和設備級機器人產品的佔比增加,導致產品組合不利,進而影響毛利率。
  • 中國市場的競爭:上銀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佔比高達45%,而中國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持續存在,這使得上銀在價格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上銀谷底準備轉折了嗎?

從優分析產業資料庫追蹤成長數據觀察,可以很明顯看出上銀(2049-TW)營運週期的起伏,以目前最新數據和歷史相比處於相對偏低區間。

可以回顧過往上銀(2049-TW)數據,當年增率下滑至負成長多半出現在產業最為疲弱的時候,股價也大多在此階段反應下滑,因此對於想挑產業循環低谷的投資人,追蹤成長數據這張圖表就會相當有幫助,因為這是布局谷底的重要參考依據。

當年增率數據下滑至谷底時,往往正是股價回檔後築底的關鍵時點,與其在營運全面復甦,股價已大幅反彈後才考慮觀察,不如在產業低谷,且年增率接近轉折點時先行觀察,正是「谷底布局」的好時機,也是「循環股估值邏輯」的關鍵。

展望未來半導體產業景氣復甦與資本支出增加,將會是上銀(2049-TW)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由於半導體製造對精度要求極高,因此對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精密元件的需求強勁,而上銀(2049-TW)的產品,有機會在相關產業中扮演關鍵地位。

重點產業訂單暢旺,營收成長動能強勁

根據優分析產業資料庫法人預估,預估2025年營收將年增12.77%,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半導體產業長期擴產以及AI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發展。

半導體產業: 晶圓機器人貢獻營收比重自2024年第四季7%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9%,主要因台灣半導體指標大廠在台灣及世界各地建廠,半導體設備都有使用到晶圓移載系統、晶圓機器人等,2025年接單上應該還是能夠持續成長

AI機器人與自動化產業發展: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不斷公開表示看好機器人未來發展,TESLA執行長馬斯克更是計畫於2025年底生產數千個人形機器人Optimus,並預估三年內達50萬台產能。

近期上銀與物流廠商合作開發的AI專用型機器人預計2025年底會有小批量訂單,人形機器人關鍵元件也在送樣中,順利的話2026年出貨數量可望呈現倍數成長。AI專用型機器人發展會快於人形機器人,預期未來2-3年量產速度可望加快。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半導體
自動化
產業
復甦
循環
設備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