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買中心於昨(30)日召開第 11 屆第 17 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不僅通過了數項攸關市場活絡與效率的重要規章修正案,同時也核准了六家優質企業的上櫃申請案,其中為配合「亞洲創新籌資平台」計畫,並推出大幅鬆綁及優化國際掛牌的三大亮點,以降低外企來台掛牌門檻,提升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
一、優化權證發行機制,活絡交易標的
為配合主管機關政策,增訂「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Active ETF)得作為權證連結標的,櫃買中心同步修正《業務規則》部分條文。這項修正將擴大權證發行人可連結的標的範圍,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避險與交易選擇,有助於提升市場交易的靈活性。
二、放寬公司退票補正條件,增加企業彈性
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的修正中,櫃買中心針對上櫃公司的退票補正期限進行了放寬,並增訂了更具彈性的補正事由。此舉能給予上櫃公司更大的營運周轉彈性,降低企業因突發事件導致的下櫃風險,有助於維持市場穩定。
三、配合「亞洲創新籌資平台計畫」,優化國際掛牌規定
此次修正重點之一,是配合主管機關「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計畫」的精進規劃,對《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審查準則》等四項規章進行修正。主要亮點包括:
1. 上市轉上櫃限制:明定已於證交所一般板及創新板掛牌的公司,須屆滿一年後始得申請上櫃,確保資訊揭露穩定性。
2. 優化外國發行人條件:針對主要營運地不在陸港澳地區,且非由陸港澳股東控制的外國發行人,取消須由台籍董事席次過半的限制。此外,將主辦推薦證券商協助法令遵循(保薦)期間,由現行的掛牌後三個會計年度縮短為一個會計年度。
3. 簡化轉板流程:增訂「第一上市」轉為「第一上櫃」的公司,其保薦期間可延續原上市期間,無須重新計算,有效簡化企業轉板流程。
這些修正旨在降低國際企業來台掛牌的門檻,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
四、6 家優質企業獲准上櫃 產業多元:
本次董事會亦核准了六家企業的上櫃申請案,涵蓋生技、科技服務、電子零組件等多元領域,包括捷創科技(7810-TW)、安葆國際(7792-TW)、漢達生技醫藥(6620-TW)、能率亞洲資本(7777-TW)、海柏特(6884-TW)與台灣矽科宏晟科技(6725-TW)。這批新血的加入,將進一步豐富櫃買市場的產業類別,提供投資人更多優質投資標的。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