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關稅談判受近期川習會、APEC 會議,外界預期「暫時性」關稅在本 (10) 月底前難談成,目前汽車貨物稅雖減徵,但購車消費者觀望進口車降價濃厚,也造成國內車市買氣不佳。商業總會監事、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劉錦村則表示,除了美製車以外的進口車,今 (2025) 年度的進口稅稅率,將維持在 17.5%。
劉錦村受訪時表示,本 (10) 月上旬時,行政院的關稅談判團隊,曾與國內民間產業的 50 幾位的行政院顧問開會,商討關稅現況影響,他得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的回應,認為最後無論台美底定稅率為多少,除了美系車廠外,其他歐、日韓等進口車的關稅,仍將維持在 17.5%。
劉錦村進一步指出,主要是政府談判希望把汽車整車、零組件與半導體晶片一併納入「232 條款」管轄內,作為台美談判協議,美系車未來有望降價,幅度估計不大。但其他歐日韓的進口車關稅不受關稅調整,進口車仍需繳 17.5% 關稅,也代表進口車價格在今年內,將不會出現降價空間。
劉錦村表示,目前看來即便貨物稅減徵效果不大,也無帶動進口車銷售的成效,加上美系進口車每年銷售僅約千分之一左右,對台灣整體車市影響不大,歐日韓的進口車價,降價空間也有限。
另今年截至 9 月底止,台灣總車市累積銷量僅 29.61 萬輛、年減 13.9%,儘管貨物稅減徵已通過,車商也逐步開出優惠,但消費者購車態度仍淡,也讓進口的車商業績慘淡。
對此,劉錦村研判,今年度非美系的進口車的降價機會不大,消費者買車可不用再觀望,加上今年車市狀況不佳,車商也因為庫存壓力大,應會訂好銷售策略進行促銷,消費者可望獲得更好的買車優惠籌碼。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