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直接參與定價談判的六位消息人士表示,日本第三季鋁進口溢價確定落在每公噸108美元,較第二季的182美元大跌41%,創下自2024年第一季以來新低,反映亞洲市場需求疲軟與鋁供應充足的現況。
價格連兩季下滑,低於供應商報價
此次報價由日本進口商與包含力拓 Rio Tinto (RIO-US) 、South32 在內的全球供應商於5月底展開協商,最終成交價明顯低於供應商起初提出的每噸122至145美元之間。日本鋁溢價為亞洲區域進口鋁交易的定價參考,反映買家願意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報價之外額外支付的進口成本。
根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日本鋁溢價僅在COVID疫情期間曾出現類似低點。2024年第一季時溢價曾低至每噸90美元,而本季報價雖明顯高於此,但仍為過去幾季以來最低水準。對比2025年第一季每噸228美元與第二季182美元,短短半年內已大幅回落超過一半,顯示價格修正速度罕見。
日本需求疲軟,庫存充裕
業內人士指出,日本國內對初級鋁的需求自去年起持續疲弱,這一趨勢早在美國關稅政策實施之前即已出現。此外,根據丸紅(Marubeni)數據,截至5月底,日本三大港的鋁庫存升至33.1萬噸,月增3.3%。港口庫存上升代表進口節奏仍未放緩,加上終端需求未見起色,使得現貨市場供應相對寬鬆,進一步壓低買家對溢價的接受度。
國際溢價走弱,美國關稅未定
美國自6月4日起將鋁進口關稅從25%調升至50%,以支援國內生產。該政策雖使美國溢價一度飆升至每磅62.5美分的歷史新高,但隨後回落,為此次日本鋁溢價帶來下行壓力。
同時,日本正積極與美國協商,希望能避免汽車關稅進一步升至25%。另外,若未能在7月9日前取得協議,則將面臨24%的「對等關稅」。消息人士指出,這類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使部分下游客戶對未來採購持保留態度,也可能進一步壓抑第三季需求表現。
儘管第三季價格下跌,但部分供應商仍預估第四季可能出現反彈,原因在於近期亞洲市場進口庫存將逐漸消化,若供應跟不上回補需求,可能帶動價格回升。不過目前仍缺乏實質轉強跡象,整體走勢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