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 Energy(BE)迎來史上最強勁「拐點」,一文看懂背後成長趨勢

2025年08月17日 22: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Bloom Energy(BE-US)在 2025 年第二季法說會中,強調公司正處於歷史上最強勁的拐點之一,營收與獲利都刷新紀錄。第二季營收達 4.01 億美元,年增約 19.5%,毛利率提升至 28.2%,Non-GAAP營業利益轉正至 2,860 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 320 萬),EPS 為 0.10 美元(去年同期虧損 0.06 美元)。此外,服務業務已連續六季獲利,並首次達到雙位數的利潤率,顯示出燃料電池平台可靠度和維運效率持續提升。

CEO 特別提到,AI 資料中心的爆炸性需求正在推動電力產業進入「AI 速度」的超級週期。傳統電網新建與並網往往需要 5-7 年,但AI公司無法等待,這讓 Bloom 的「即插即用、90 天內供電」燃料電池解決方案成為顯學。公司與 Oracle 簽署訂單,將在 90 天內為其 AI 資料中心供電;與 Amazon Web Services (AWS)CoreLogics 的合作也透過美國最大公用事業 AEP 展開。Bloom 系統以「島式供電(Islanded power)」運作,不依賴電網,可一次承擔主要與備援負載,符合資料中心對「高可靠、隨負載調整」的嚴苛需求。

從市場趨勢來看,Bloom 把自己定位為「AI 時代的數位電力平台」。公司指出,光是 2025 年,超大型雲端業者(Hyperscalers)的資本支出將超過 5,000 億美元,其中至少 500 億美元會投入到電力基礎設施,等於每個月都要建成一座大型核電廠規模的基載電力。由於傳統電網無法滿足這種速度,Bloom 認為燃料電池將成為最直接的解決方案。

財務展望方面,公司重申 2025 全年營收指引 16.5 億至 18.5 億美元(VS.去年14.73億),毛利率約 29%(VS.去年的去年的27.46%),營業利益 1.35 至 1.65 億美元(VS.去年虧損),並計畫投資約 1 億美元,將工廠年產能從 1 GW 翻倍至 2 GW,以滿足長期成長需求。

到底,Bloom Energy賣什麼產品與服務?

  1. Bloom Energy Server(就是封面圖表上的Products)
    這是公司最核心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系統,可直接把天然氣、生物氣或氫氣轉換成電力。每台「能源伺服器」由許多燃料電池堆疊而成,模組化設計可依需求擴展,特別適合資料中心、醫院、製造業廠房等「不容停電」的場景。

  2. Bloom Electrolyzer
    利用同樣的固態氧化物技術,反向運作即可產生氫氣。Bloom 把這定位為未來氫能經濟的關鍵裝置,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如風能、太陽能)過剩時進行「綠氫」製造。

  3. 安裝服務 (Installation Services)
    Bloom 不僅提供設備,還提供整套安裝工程,協助客戶快速部署「即插即用」的電力解決方案,甚至可模組化搬遷(Skid-based system),靈活應付臨時或異地需求。

  4. 營運與維護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O&M)
    提供長期維運、監測與數據分析服務。Bloom 為每個燃料電池建立「數位分身(digital twin)」並收集數兆筆運行數據,用於提升可靠性與降低成本。O&M 已連續六季獲利,顯示這是公司穩定的現金流來源。

有時候,Bloom 也會自己出資建置燃料電池系統,然後把電「賣」給客戶,收取固定電費。這讓那些不想一次掏大錢買設備的客戶,也能用上 Bloom 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封面圖表中歸類於「Electricity」的收入。

總結來說,Bloom Energy 的營收結構來自於硬體(能源伺服器 + 電解槽)銷售,搭配安裝服務與長期維護合約,是一個結合一次性銷售與持續性服務收入的商業模式。

Bloom Energy的客戶群十分多元,橫跨電信、科技、能源、公用事業到食品零售等產業。電信與科技方面,有Verizon、AT&T、Intel、Adobe、Apple、Oracle等大企業,以及台灣的PCB大廠欣興電子(3037-TW),顯示Bloom的解決方案已被高用電需求與數位基礎設施採納。公用事業與能源領域則包括Delmarva Power & Light、Southern Company、American Electric Power (AEP)、Duke Energy、Pacific Gas & Electric、Baltimore Gas & Electric等多家大型電力公司,既是直接客戶,也常作為合作夥伴,把Bloom的燃料電池系統推廣給更多用戶。除此之外,Bloom也觸及醫療(Kaiser Permanente、Mass General Brigham、Medtronic)、食品與零售(Conagra、Costco、Walmart、Home Depot)、物流與製造(FedEx、Flex、Unimicron)、教育與研究機構(加州理工學院、University of San Diego、San Diego Community College)等不同場景。

在國際市場,Bloom也與韓國SK ecoplant與SK D&D建立長期合作,並拓展至台灣、法國、日本等地,鎖定電子零組件、重工業與能源轉型需求。這樣的客戶結構說明Bloom的產品不只限於資料中心,而是廣泛應用於所有需要「高可靠、低碳、即時供電」的產業。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燃料電池
超大規模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基礎建設
電力公司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