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Claire)-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2024.10.28

能源︱能源轉型中的淘金熱:在電動化浪潮中開創新商機

圖片來源:Reuters

2024年10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化石燃料佔全球超過75%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因此電氣化被認為是實現環保轉型的關鍵。

隨著全球加速電氣化、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電動車、電子產品和儲能系統對鋰電池的需求大幅增長。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鋰電池所需的鋰、鈷、鎳等稀有金屬,到2040年的需求將增長四倍。對東南亞而言,這既是商機,也是一項挑戰。

馬來西亞企業家Jayden Goh在2019年創立EcoNiLi回收公司,專注於鋰電池回收業務,並已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地建有四座工廠,年回收鋰電池的能力達到86,000噸。

如下圖所示,全球鋰電池回收市場的年增長率預計達21%,2033年將達到239.6億美元的規模,這一波增長潮給了東南亞發展回收業務的好機會​​。

鋰電池回收不僅是商機,更是必須!

作為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印尼在2022年生產量佔全球55%,並積極發展鎳冶煉產業以供應全球鋰離子電池的需求。

然而,鎳礦的開採和冶煉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包括對森林和沿海地區生態的破壞。環保組織估計,過去20年來印尼因鎳礦開發失去約18.7至37.8萬英畝的森林。

鎳冶煉還依賴煤電,進一步加重碳排放。如何在鎳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成為當地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電池需求增長,僅依賴新資源開採的環境成本難以承受。鋰電池回收在供應鏈中將發揮關鍵角色,有助於減少對新材料的需求,降低對天然資源的消耗

如上圖,2020年全球可供回收的電池材料僅20萬噸,但隨著市場中電池逐步達到使用壽命,預計2030年這一數量將增長至140萬噸,到2040年更可達730萬噸。

這表明回收產業未來具有巨大潛力,可以為鋰電池市場提供持續的材料供應來源。

政策牽引下的回收市場

為應對電池回收需求的增長,歐盟、美國和中國等地區均出台了回收政策。

歐盟的新「電池法規框架」(EU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Batteries)目的在建立更可持續的電池供應鏈,並提出電池金屬的回收率目標。該法規要求到2027年需從電池中回收90%的鈷、銅、鉛和鎳,以及50%的鋰;到2031年,這些數據將分別提升至95%和80%。

此外,法規還引入「電池護照」(Battery Passport)以增強電池材料的可追溯性。

美國的回收政策則側重於支持當地回收設施的建設與創新,通過《減少通膨法案》和《基礎設施法案》提供稅收減免和資金支持,吸引更多企業進入電池回收產業,並期望增強美國對電池材料的自主供應​。

中國在全球鋰電池回收市場中已占據領導地位,截至 2023 年 12 月,中國的電池回收量超過 500,000 公噸,大幅超越歐美。中國擁有強大的回收產能、成熟的技術和成本優勢,使其在全球回收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策落後、環境壓力:東南亞回收之路漫漫

廢棄電池被歸類為電子廢棄物(e-waste),具有一定的危險性。2022年全球產生了6,200萬噸電子廢棄物,但其中不到四分之一被回收。

在東南亞,部分國家的電子廢棄物回收率甚至更低,顯示出當地回收系統的不足。

例如,新加坡擁有三個回收設施,每年能夠處理11,000噸電子垃圾。但每年產生約60,000噸電子垃圾,回收率僅約為6%。

而印尼計劃到2030年讓1,300萬輛電動摩托車和2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但目前僅有不到100,000輛在使用。

隨著未來電動車數量增加,廢棄電池帶來的環保壓力也將大幅上升。然而,印尼的回收系統尚未完善,2021年當地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中僅有17%被回收。

在推廣電動汽車以取代傳統耗油車的過程中,東南亞地區面臨著廢棄電池處理的挑戰。

根據東盟與東亞經濟研究所的報告,隨著電動車普及,到2040年,東南亞的廢棄電池總量可能達到2,166吉瓦小時,這相當於可供一百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2166吉瓦小時」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具體來說,假設一輛電動車平均每千瓦小時可行駛5公里,那麼2,166吉瓦小時的儲電容量,理論上相當於讓電動車行駛超過1億公里,約等於繞地球2,500圈。

整體而言,東南亞多數國家在回收政策和基礎設施上仍有不足,限制了該地區回收產業的發展,使電子廢棄物問題愈加嚴重。

電池的「第二生命」

到203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再利用和回收的收入機會預計將達到約130億美元,其中中國將佔這一價值的約一半。隨著全球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不斷增長,電池回收市場正逐步擴大。

雖然現有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如高溫冶金法和濕法冶金法)仍然存在耗能和污染問題,但推廣回收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減少資源消耗與環境破壞:雖然回收過程中有能源消耗,但相比開採,環境影響要小得多。

● 降低有害廢棄物對環境的威脅:廢舊電池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若直接丟棄,可能滲入土壤和水源,危害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

● 促進循環經濟:回收技術能再生這些資源,減少對有限礦物的依賴,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

● 技術進步帶來更環保的回收方式:目前更環保的回收技術,如直接回收和生物回收,正在研發中,這些方法有望降低能源和化學品的使用,使回收過程更加可持續。

總結來說,推廣電池回收並不是因為現有技術完美,而是因為回收比直接丟棄或原始開採對環境更友好。隨著新技術的引入,電池回收將逐步解決能源消耗和污染問題。

此外,鋰離子電池還可以通過修復或轉作其他用途來獲得「第二生命」,例如用於太陽能儲能或備用電源,從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並減少廢棄量。

EcoNiLi的創始人Goh強調,政府應加強政策支持和宣導,以便在電動車普及前做好準備。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回收
電池
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