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政府文件指出中國、越南的關稅遠低於印度
-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飽和,部長表示需要專注於出口,建議將關稅從現行的20%降低到15%
2024年2月1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印度副科技部長在政府文件中表示,印度正冒著輸給中國和越南成為主要智能手機出口中心的風險,必須“迅速行動”以低關稅吸引全球公司。
智能手機製造是印度總理莫迪增強經濟和創造就業的關鍵策略之一,旨在吸引蘋果、富士康和三星等公司到印度生產,目前印度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去年生產增長了16%,產值達到440億美元。
莫迪政府表示,這一個成功主要歸功於“為企業提供的財政激勵措施”。但是,蘋果等公司的立法者和遊說團體認為,印度高額的關稅是企業將供應鏈多元化到中國以外地區的障礙,而越南、泰國和墨西哥等國家通過提供更低的零件關稅,在手機出口方面仍有領先優勢。
印度副科技部長Rajeev Chandrasekhar在1月3日的信件和一份機密演示文稿中表達了對於因不具競爭力的關稅而輸掉競賽的擔憂,這份文檔已發送給財政部長。
文件中提到:“印度由於在關鍵製造目的地中關稅最高,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印度仍對充電器、部分電路板和完整組裝手機等部件徵收20%的稅。科技部長希望今年將這些稅降低到15%。
Chandrasekhar還提到,越南和中國對來自“最惠國”貿易夥伴或與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的元件不徵收高於10%的關稅。印度則不這樣做,對許多元件徵收“高”關稅。
為了吸引全球供應鏈,Chandrasekhar寫道:“我們必須在關稅上與中國匹敵,超越越南。” “沒有一個關稅高的國家能夠或已經吸引到它們。”
上週,小米私下要求新德里降低更多零件的關稅,包括攝像頭和USB電纜,稱這將有助於“與中國和越南等有競爭力的製造經濟體看齊。”
印度副科技部長Chandrasekhar在他的信中表示,由於用戶不那麼頻繁更換手機,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將很快飽和。
印度希望將手機生產增加到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50%用於出口,印度需要一個新策略。
部長在其演示文稿中說:“關稅正在成為障礙。” “我們需要改變關稅政策以適應我們的新目標。出口,而不是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