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002594-SZ) 宣布,位於巴西巴伊亞州的新工廠最快將於本月開始組裝電動車,以因應巴西進口關稅調升的政策變動。
該廠計劃於2025年內組裝約5萬輛車,並已提前自中國進口車輛與零組件,以避開7月1日正式生效的進口稅調升。
組裝啟動在即
比亞迪巴西區資深副總裁 Alexandre Baldy 表示,工廠將先透過「完全拆散組裝」(CKD)方式生產車輛,並正與當局協商車輛稅負的減免方案。並指出:「已完成今年的進口程序,充分利用進口稅上調前的窗口期。」
根據推算比亞迪在今年前五個月已從中國向巴西輸入2.2萬輛成車,提前搶市。這引發當地汽車產業不滿,質疑比亞迪偏重中國生產、忽視巴西本地製造。
📌完全拆散組裝 CKD
為常見的產品運作模式,特別常見於汽車、家電與機械產業。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將一個產品在製造地完全拆解為零組件後運送至目的地國,再由當地工廠或合作方負責組裝成品。
2026年全面量產
比亞迪於2023年接手位於 Camacari 的福特 (F-N)舊廠,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透過 CKD 方式進行初期組裝,並於2026年7月實現全面量產。屆時該廠將創造多達2萬個直接與間接就業機會。
儘管地方勞工部門曾表示工廠將於 2026 年底才完全投入運作,Baldy強調公司將按照原訂進度推進,並否認現階段任何進度延誤。
勞工爭議仍未落幕
該廠於建設過程中捲入勞工爭議,去年12月遭巴西勞動檢查官指控涉及中國外包承包商強迫勞工與不人道工作環境。今年5月巴西檢察官正式對比亞迪提起訴訟,指控其涉入人口販運與「奴工式勞動條件」,因雙方和解談判破局。
對此Baldy回應:「比亞迪一貫遵守巴西法律與人權尊嚴。我們仍希望達成合理解決方案。」但並未說明為何協議未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