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TW)公布2025年第2季財報,每股盈餘僅0.1元,遠低於法人共識預期的1.28元,季減92.5%、年減90.1%。營收季減幅高達39%,毛利率僅回升至24.2%,明顯不及原先財測目標的27%~30%。營收與獲利下滑主因為台幣升值、NRE(委託設計)遞延認列,以及量產出貨(MP)大幅萎縮,凸顯短期營運壓力持續升高。
在IC設計服務業中,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代表的是客戶為了某個專案所支付的一次性設計費用。這筆費用通常分階段按進度認列,舉例來說:若一顆晶片從設計規劃、RTL開發、版圖佈局、Tape-out、試產到量產共需12個月,智原需依照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在完成特定設計里程碑後,才能將部分或全部NRE收入列入該季營收。
2025年第2季,智原就受到NRE遞延認列的影響,導致本應入帳的設計收入未能如期反映在財報中,使營收與毛利雙雙低於預期。這是財報遜色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拖累了整體營業利益與每股盈餘的表現。
另一大業務,2025年第2季「量產出貨(MP)」營收季減幅也達四成,主因為代採購HBM2e的出貨方式進入尾聲。智原過去一年積極承接高頻寬記憶體(HBM2e)整合案,協助客戶代為採購記憶體,並進行整合與封裝後出貨,該業務曾一度貢獻大量MP營收。然而隨著HBM2e產品即將進入EOL(停產階段),客戶已提前備料完畢,導致第2季MP營收季減達四成。
更重要的是,目前量產MP產品線中屬於先進封裝案比重也下降,而從產業面觀察,成熟製程市場復甦力道也十分疲弱,也進一步抑制了MP出貨成長動能。
展望未來,公司雖預期第3季毛利率可回升至34%~36%,因為不會再有NRE遞延入帳的影響。但受量產MP部門營收持續下滑影響,整體營收恐再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