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日產拉攏特斯拉?鴻海(2317) 聯手本田?2025產業大風吹!

圖片來源: Nvidia/Nissan/Honda/Tesla/優分析後製

2025年2月2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日產與本田600億美元的合併談判破局後,日本汽車市場並未就此平靜,反而掀起了更大的波瀾。特斯拉、鴻海、本田,甚至蘋果都被捲入這場看似複雜但暗藏大動作的博弈之中。這不僅是企業間的合作與對抗,更是全球電動車市場版圖重新洗牌的前奏。

🔍 特斯拉真的要投資日產?背後有盤算

據《金融時報》爆料,日本政商界正密謀邀請特斯拉成為日產的策略性投資者,焦點落在日產位於美國的工廠。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汽車進口施加新關稅,若特斯拉能收購現有工廠,將有機會降低擴建成本,同時規避未來貿易壁壘帶來的風險。

這個計畫由前特斯拉董事水野弘道發起,還得到了前首相菅義偉與其前幕僚泉浩人的支持。不過,水野本人對這項傳聞表示「完全沒有參與」,並懷疑特斯拉是否真的對日產的美國工廠感興趣。畢竟特斯拉的優勢在於自主設計的高效生產線,現成的傳統車廠對它來說,可能沒有太大吸引力。

即使如此,市場反應相當熱烈,日產股價在這則消息傳出後(21日) 大漲9.6%。看來,即使是一場「可能發生」的交易,也足以撼動市場信心。

🤝 鴻海與本田的野心聯盟,瞄準電動車霸主地位

就在特斯拉傳聞甚囂塵上之際,台灣的鴻海也不甘示弱。《日經新聞》報導,鴻海正計劃與本田合作,並希望建立包含日產與三菱的四方聯盟,目標明確:對抗特斯拉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市場霸權。

鴻海更進一步表示,未來不排除直接入股日產,藉此深化合作。對於一向以電子代工為主的鴻海來說,這代表著從供應鏈角色升級為電動車製造的主導者,展現出強烈的產業轉型決心。

📉 日產尋找新盟友,蘋果也有機會?

與本田的合併談判破局後,日產急需新合作夥伴。有消息指出,除了特斯拉,蘋果也是潛在的策略性投資者之一。這對於正努力在智能汽車與電動車市場重整旗鼓的日產而言,無疑是一個能夠帶來技術加持的新機會。

💡 特斯拉的盤算:獨立擴張才是王道?

雖然市場對特斯拉可能投資日產的傳聞充滿想像,但特斯拉目前的財務狀況相當健康——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高達365.6億美元的現金與等值資產。然而,特斯拉向來對傳統車企的投資興趣不大,因為它更專注於自己獨特的工廠設計與高度自動化生產流程。

對特斯拉來說,收購傳統車廠不但無法帶來優勢,反而可能拖慢其生產流程創新的腳步。這意味著,特斯拉未來若要擴張產能,可能仍會選擇自建新廠的方式進行。

🌍 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新挑戰:關稅風險與競爭升溫

而分析師也提出另一種可能性——若美國對汽車進口徵收新關稅,尤其是針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額外稅收,特斯拉收購日產美國工廠或許能降低生產成本,並避開潛在的貿易風險。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工業
電動車
特斯拉
蘋果
鴻海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