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全球核電回歸潮:印尼政府的能源策略將如何改變核電與燃煤市場?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25年2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長期依賴化石燃料發電的印尼,正計劃發展核能,以降低碳排放並推動能源結構多元化。

印尼計劃建設總裝機容量約4吉瓦(GW)的核電廠,並探索建造浮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

化石燃料依賴國家邁向核能發展

建造SMR這一舉動標誌著印尼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

印尼目前的總裝機容量超過90GW,其中燃煤發電占比超過50%,再生能源的占比僅不到15%。作為全球最大燃煤出口國之一,印尼長期以來依賴廉價的燃煤發電來支撐經濟成長。

然而,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壓力與國際減排承諾,印尼政府正尋求更環保的發電選項,核能因其零碳排放的特性成為可能的選擇。

核能發展的挑戰:安全與地震風險

儘管核能具有降低碳排放的優勢,但在印尼發展核能仍充滿爭議,主要原因在於該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但此前已有專家警告,在地震活躍地區建設核能設施,可能增加核事故風險,政府須確保嚴格的安全標準。

此外,印尼將興建浮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而SMR技術相較於傳統核電廠具有體積小、可模組化建造的優勢,且浮動設計可以減少地震影響。

然而,這類技術在全球尚處於初步商業化階段,印尼能否成功運用SMR仍需進一步觀察。

JETP計畫受印尼批評:資金承諾未兌現

除了核能發展,哈欣在論壇中也批評七大工業國(G7)於2022年推出的「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JETP)。

該計畫原先承諾提供印尼200億美元資金,幫助該國減少碳排放,然而,JETP的資金撥付進度緩慢,幾乎沒有實質性的資金到位,導致印尼難以推動綠色能源轉型。

JETP計畫的延宕使得印尼在能源轉型路徑上面臨更多挑戰。該國雖然計畫逐步降低對燃煤發電的依賴,但由於資金與基礎設施的限制,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擺脫化石燃料。

此外,核能計畫的開發成本高昂,若無外部資金支持,可能導致進度受阻。

未來轉型步調漸進

儘管印尼政府提出發展核能的計畫,但哈欣明確表示,普拉博沃政府不會在2040年全面關閉所有燃煤發電廠僅計畫停止新建燃煤電廠。

這反映出印尼政府在能源轉型上的謹慎態度,即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仍需確保電力供應穩定,以支持經濟成長。

核能雖然是一項潛在的解決方案,但其技術、安全性與資金問題仍待解決

未來,印尼是否能成功落實核能發展,將取決於政府政策的明確性、外資支持,以及國際社會對其能源轉型計畫的反應。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核能
能源轉型
能源政策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