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美國對中國製船舶加重稅:來港一次繳 150 萬美元,美國船反拿 100 萬補助!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2025年2月25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近日提出一項重大貿易政策,計劃對中國製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課徵最高 150 萬美元的入港費。此舉不僅是對中國造船業崛起的反制,更是美國政府試圖重振本土造船與航運業的戰略舉措。

中國造船業崛起:從 5% 到 50% 的市場支配力

全球造船業在 2020 年經歷市場低谷後,產能開始逐步回升,中國則成為推動市場復甦的關鍵力量。根據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 Research) 最新發布的報告,2024 年是過去 17 年來訂單量最高的一年,全球新造船訂單總量達 6,600 萬 CGT,總值高達 2,040 億美元。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唯一仍在擴張市場規模的主要造船國,接下全球三分之二的新造船訂單,換句話說,如今全球每 10 艘新造船,就有 7 艘來自中國。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從 2002 年到 2024 年 的數據趨勢來看,中國造船業的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在 2024 年全面刷新紀錄。其中,新接訂單量激增至 20,872 萬載重噸,遠超過歷史平均水準,顯示中國造船業不僅穩固了現有市場,更持續擴大產能、強化競爭優勢。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中國的成功,與政府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的調查報告,中國造船業的全球市場份額從 1999 年的 5% 飆升至 2024 年的 50% 以上,這主要歸因於政府提供的巨額補貼、低息貸款、土地優惠及國有企業政策扶植。這些措施讓中國造船廠能夠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大量生產船舶,在全球市場中迅速擴張,形成壓倒性優勢。

反觀美國,造船業的發展則呈現相反趨勢。1975 年時,美國船廠每年還能建造 70 艘船,但如今這個數字已降至僅 5 艘。除了生產成本較高、產能有限,美國船廠還面臨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和歐洲的激烈競爭,導致市場份額逐漸流失,產業競爭力大幅下滑。

為了應對中國造船業的崛起,美國政府決定祭出新貿易政策,希望透過經濟槓桿降低中國船舶的市場優勢,並試圖重振美國本土造船業。

美國新貿易政策:課徵高額入港費與運輸配額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提出了一系列貿易措施,以限制中國船舶進入美國市場,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 對中國船舶徵收高額入港費

▪️中國國有航運公司(如 COSCO)旗下船舶:每次進入美國港口需繳納最高 100 萬美元。
▪️其他國際航運公司使用中國製船舶:每次入港最高 150 萬美元。
▪️若船隊 50% 以上為中國製船舶:每次入港收取 100 萬美元;25%-50% 則收 75 萬美元;25% 以下則收 50 萬美元。

2️⃣ 鼓勵使用美國製造船舶

▪️若使用美國建造的船舶,每次進入美國港口可獲得最高 100 萬美元的退還補助。

3️⃣ 提高美國船舶在出口貨運中的佔比

美國計劃逐步提高本土船舶在國際貨運市場中的佔比,具體規劃如下:

▪️第一階段(前兩年):至少 1% 的美國出口貨物須由美國國旗船運輸。
▪️第二階段(兩年後):提高至 3%。
▪️第三階段(三年後):提升至 5%,其中 3% 須由美國製船舶運輸。
▪️最終目標(七年後):15% 的美國出口貨物必須由美國國旗船舶運輸,其中 5% 需為美國建造的船舶。

4️⃣  限制中國獲取美國航運數據

▪️禁止中國「國家交通運輸與物流公共資訊平台」存取美國航運數據。
▪️禁止美國港口使用中國開發的 LOGINK 物流管理軟體,以確保數據安全。

全球航運業的影響分析

⚠️ 美國造船業是否能受惠?

美國政府希望透過這些措施扭轉造船業的頹勢,提升本土造船產能。然而,這些政策是否能真正讓美國造船業復甦,仍存在挑戰。

目前,美國造船的成本比東亞造船廠高出 4 倍以上,如果沒有相應的產業升級與技術投資,這些政策可能會加重進出口企業的營運負擔,而非真正振興造船業。

⚠️ 對全球航運業的衝擊

對中國製造的船舶課徵高額入港費,將使航運成本上升,最終轉嫁給貨主與消費者,可能影響中美之間的貿易流動,甚至推高美國國內通膨。

此外,國際航運公司可能因應政策調整船隊配置,部分業者可能選擇避開美國市場,導致全球航運路線重新分配。

⚠️ 中國的潛在反制措施

中國政府可能對美國的限制措施做出反擊,例如:

▪️提高美國船舶的入港費,增加美國航運企業的運營成本。
▪️限制美國企業參與中國港口建設與物流市場,影響美國航運業的國際業務。
▪️加大對亞洲、非洲及拉美市場的投資,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這將使中美貿易關係進一步緊張,全球供應鏈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  目前,美國這項提案仍在審議中,USTR 計劃於 2025 年 3 月 24 日舉行公開聽證會,以決定是否正式施行。※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造船
航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