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今日印尼鎳礦商協會(APNI)公開表態,反對印尼政府將礦產配額(RKAB)有效期由三年縮短為一年,並呼籲當局維持現行三年制,以保障業界營運與投資穩定性。
政府擬縮短配額期限
印尼政府近期計畫調整礦產資源管理機制,擬將RKAB的核發年限由現行三年縮減為一年。該政策由礦業部長於7月2日宣布,並表示配額縮短為一年是因為自從2023年開始允許RKAB為期三年後,政府便無法有效控管煤炭、生鋁與鎳的產量與全球需求間的平衡。此舉有助於更靈活地控管礦產供應,進而支撐鎳、煤等原物料價格,穩定政府財政收入。
印尼擁有全球最大的鎳儲量與產量,佔全球供應量約一半,並已自2020年起禁止未加工鎳礦出口,藉此推動印尼國內鎳加工產業發展並提升出口附加價值。同時,印尼也是世界第三大煤炭生產國。2023年,印尼礦業與採石業產值已達2萬兆印尼盾(約為 1.25 兆美元),五年內近乎翻倍;同年印尼的外資投入達47億美元,反映國際對印尼礦業的高度關注。市場預估2025年印尼礦業產量將達到8,080.7億公斤、2025年至2029年期間的年增率為3.38%。
行政負擔升高,恐抑制投資信心
然而,APNI指出,若每年均須重新申請RKAB,將導致行政負擔急劇上升。因為印尼全國上千家礦商將因此每年同時湧入申請程序,容易造成審批延滯與系統性瓶頸。此外,礦商無法確保未來兩年是否能取得配額,將使中期營運與資本支出計畫缺乏依據,進一步抑制產業發展。
APNI強調,印尼政府應著重於強化審核與監管能力,以提高執行效能,而非透過縮短有效期來加重行政流程。三年期制度實施的設計初衷即是減少雙方行政成本,同時保留每年修正配額的彈性空間。此機制兼顧效率與調整彈性,如今若撤回,恐反向加劇制度不穩定性。
印尼政府則重申其目的為避免商品價格劇烈波動,並保護國家收入來源,但未正面回應礦商對行政效率與投資風險的具體憂慮。
目前印尼礦業政策尚未正式定案,但雙方立場已明確分歧,未來是否調整將直接影響印尼鎳礦業的營運節奏與資源配置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