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輸的不是市場,而是情緒!ETF 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雷

2025年11月20日 17:0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你輸的不是市場,而是情緒!ETF 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雷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過去一年,台股多次刷新歷史高點,市值型 ETF 的人氣持續飆升。無論滑社群、看投資論壇,甚至午休與同事閒聊,都充滿了這樣的氣氛:「ETF 很穩,小資族一定要買」、「長期投資一定賺,我朋友靠 ETF 已經換車了。」在這種環境下,不投資好像落伍,投資太慢又像錯過黃金時機。於是,許多人慌了,也勇敢了,甚至勇敢到「ALL IN」都不覺得可怕。但投資市場裡最常見的悲劇,就是當熱度最高、情緒最飽滿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做錯決定的時候。你會輸,不是因為市場,而是因為焦慮。

當勇氣用錯地方,投資就會失速

有一對科技業夫妻,五年存下 500 萬,原為買房頭期款。平常不太投資,但看著 ETF 人人喊讚、台股一路創高,他們開始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會不會更貴?」「身邊的人都靠 ETF 賺錢,我們是不是動作太慢?」於是,他們做了人生第一次的大額投資──將 500 萬一次押進市值型 ETF,期待一年後能「多賺十幾萬,買房更輕鬆」。

然而,兩個月後,市場出現 12% 回檔。對老手來說不算什麼,但對第一次投入大筆資金的人,就是心理世界的劇烈震盪。APP 一打開,他們看到的不是機會,而是:「漲不回來怎麼辦?」、「婚禮怎麼辦?房子怎麼辦?」、「是不是做錯了?」

太太想停損,先生想硬撐,最終承受不了壓力,在情緒失控時全數賣出,慘賠離場。最痛的不是虧損,而是象徵他們未來的 500 萬,變成了遺憾。更心疼的是,如果他們撐下去,現在早已回本,甚至有不錯的獲利。他們輸的不是 ETF,而是把「短線心態」拿來用「長線工具」。

大多數人不是被市場打敗,而是被情緒推下車

一句你聽過無數次、卻多數人不願面對的事實:「虧損的來源,通常不是買太高,而是抱不住。」為什麼一般散戶的平均報酬率永遠低於市場?因為漲的時候追進、跌的時候殺出。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長期投資人,但只是因為「行情好,所以以為自己有耐心」。真正遇到 10% 下跌,就把長期投資變成短線投機。你敢 ALL IN,是因為熱度把你的「風險感」麻痺了;你受不了下跌,是因為你的「情緒承受度」根本還沒準備好。這才是真正讓人被市場淘汰的原因。

長期投資不是口號,是一段又一段短期震盪堆起來的

坊間常說:「長期來看什麼點位買都差不多」。理論沒錯,但大家忽略了最關鍵的現實:「要抱十年,你得先撐過每一次短期震盪。」而追高的人,會讓自己每一次下跌都更痛。這就像用百米短跑的方式,衝進一場 42 公里的馬拉松,結果當然跑不到終點。

ETF 是好工具,但用錯節奏比你想像更危險

市值型 ETF 的精神是:「慢、穩、累積、分散、長期。」但現在許多新手卻用:「快、重押、一次到位、與別人比較。」工具沒有錯,錯的是節奏。市場是一場長跑,你卻用衝刺的方式起跑,當然撐不住。因此給正在投資 ETF 的你,三個關鍵建議:

1. 先配速,不要加速:本金越重要越要慢慢進

千萬不要把所有錢一次投入,尤其是「重要資金」,像是房子頭期款、婚禮基金、教育金、緊急預備金,ETF 不是你想像中的「穩穩漲」,你應該用:月月定期投入、分批分季投入、保留現金彈性,這才是正確節奏。

2. 若你因為別人賺錢而焦慮,你暫時不適合大額投入

投資不是比誰報酬高,而是比誰活得久。越在意別人的收益,越容易被市場節奏牽著走。真正的高手不是追市場,是跟著自己的步伐走。

3. 問自己:跌多少你會睡不著?你真的敢承受風險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能承受 20% 回檔,但 5% 就開始動搖了。你能不能抱住,不是看勇氣,是看情緒耐受度。投資前先判斷你能承受多少下跌,而不是幻想你能賺多少。

投資最終贏家從來不是衝最快的人,而是不會提前退出的人

投資是長跑,不是衝刺。市場永遠會波動,漲跌交錯是必然,但能夠累積資產的人,有一個共通點──不輕易被市場震下車。賺得快的人,不一定賺得久;看起來落後的人,往往是最後笑的人。行情永遠會再來,而真正的勝者,是能在每一次波動中繼續走下去的人。

你不需要跑得快,你只需要跑得久。

(撰文者:永誠資產管理處 財顧團隊)

點擊下圖【60 秒測試 你的理財天賦有幾分?】

「永誠資產管理處」是全台合法擁有金管字號的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唯一首創資產管理的部門」,20 年深耕專營台灣各大科技園區,以認真、誠信思維提供客戶服務,讓努力累積財富的你,也可貼身感受理財管家的 VIP 價值。

沒有代理金融商品,不以商品銷售出發,減少你的財務漏洞!從資產配置出發,透過「專案客製化」、「服務精緻化」、「獲利系統化」,你不需犧牲時間體力,就能感受到資產提升!

「卓越投資研究團隊」加「頂尖財務顧問團隊」共同與客戶締造里程碑

▪立即加入 https://line.me/R/ti/p/%40asset88598

▪進一步了解資產管理處 https://www.ycam.com.tw/

▪收聽「資產匯談」Podcast https://reurl.cc/nYeRQ8

本公司所分析個別有價證券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永誠資產管理處
理財
資產
ETF
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