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再生業者寶綠特-KY (6887-TW) 週二(9/23)上漲 3.07%,收至 73.8 元,早盤一度觸及漲停價 78.7 元。這波走勢主要來自市場對公司營運谷底已現,以及第四季可望轉強的預期。
營收狀況
公司 8 月營收達 2.95 億元,月增 34.58%,但較去年同期下滑 26.35%;累計 1 至 8 月營收為 29.62 億元,年減 3.76%。寶綠特表示,第三季受設備工程遞延出貨影響,營收走弱,9 月起已加快出貨腳步,並看好第四季重回成長軌道。
截至 9 月,公司設備工程在手訂單規模為人民幣 4.5 億元(約新台幣 19.37 億元),主要來自印度、越南及中國市場,訂單量仍在推進。上半年出貨遞延使營收承壓,但隨著下半年加快交付,全年營收比重仍預計維持上半年與下半年 42%:58% 的結構。
(圖片來源:【月營收】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法規驅動全球塑膠回收成長
全球循環經濟與法規推動成為再生塑膠( rPET )需求的關鍵驅動力。歐盟自 2024 年起徵收塑膠稅並要求包材 2025 年含 25% 回收材質,美國加州亦規定 2025 年需達 25% 再生料;印度則自 2025 年起強制一次性塑膠包裝內含 30% 再生塑料。國際品牌商如 Nike、Adidas、可口可樂亦承諾 2025、2030 年大幅提升 rPET 使用比例。
根據 Technavio 報告,全球塑膠回收市場規模將由 2023 年的 96 億美元,成長至 2028 年的 125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5.4%。
新產能與市場布局
在技術面,寶綠特突破平板容器(Tray)回收清洗的瓶頸,並在浙江平湖投資設立清洗再生廠,規劃年產能 2 萬噸,預計 11 月投產。由於平板容器回收清洗的利潤率高於 PET 瓶回收,量產後可望挹注成長動能,對 2026 年營運帶來助益。除了平板容器,rPET 在食品飲料包裝、紡織與汽車零件應用需求同步上升。食品級 rPET 因需通過 FDA 與食藥署認證,門檻與附加價值更高;另一方面,化學回收技術逐步商業化,未來可處理機械回收無法再利用的廢塑膠,帶來新的成長契機。
此外,第三季已完成印度子公司設立,寶綠特在印度市佔 80%。根據公司估計,印度市場規模在 2028 年可望達到 52.77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5.6%。同時,印度自 2022 年起推動塑膠包裝 EPR(延伸生產者責任)規範,進一步帶動回收需求。印度政府亦設定 PET 年回收產能提升目標,預計 2027 年由 40 萬噸增至 75 萬噸,2030 年更上看 100–120 萬噸,政策紅利有助於公司在地發展。
雖然寶綠特營運回升動能逐步顯現,但短期仍受不利因素壓力,包括部分設備出貨延宕、匯率波動、原料與人力成本上升,以及政策落地進度不確定等,這些都可能使營收成長不若過去幾年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