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2026全球投資10大預測 看好台韓半導體、硬體供應鏈持續受惠AI

2025年11月18日 17:0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施羅德2026全球投資10大預測 看好台韓半導體、硬體供應鏈持續受惠AI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施羅德投信今(18)日分享針對 2026 年的十大投資預測,強調在當前不確定的全球市場環境中,「主動管理」將是發掘超額報酬、重塑投資組合韌性的關鍵。施羅德看好明年的亞洲科技股,AI 正從基礎建設走向應用,而台灣與韓國半導體、硬體供應鏈,將顯著受惠於 AI 投資的擴散。

施羅德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Keiko Kondo)指出,面對政策驅動、步調不均的全球經濟,投資人必須透過精選標的,看穿雜音,專注於基本面穩健、具結構性成長趨勢的領域。

施羅德回顧 2025 年的十大預測,準確率高達九成,為 2026 年的展望奠定堅實基礎。近藤敬子表示:「2025 年的市場故事是一連串的重置,但基本面依舊展現韌性。進入 2026 年,我們將專注於能夠驅動長期成長並提升投資組合韌性的結構性趨勢。」

核心觀點一:全球經濟具韌性,動能不再集中美國

施羅德預期,2026 年全球經濟將維持成長具韌性、通膨溫和的基調,但各地動能不均。

1. 做多美國股票: 儘管面臨新政府政策與關稅議題的挑戰,受惠於穩健的實質薪資成長與消費支出,美國經濟仍維持強勁。勞動市場呈現「低聘僱、低裁員」的穩定狀態,顯示的是穩定而非衰退。

2. 做多亞洲科技股:亞洲逐步回穩,特別是中國的經濟活動已見企穩,消費與製造業出現復甦跡象,且其反彈將透過改善消費信心而非傳統大規模刺激,更具長期健康性。

核心觀點二:股票市場分散配置,亞洲科技與歐洲價值股接棒

施羅德預期,美股七大科技股的估值溢價將促使資金轉向更廣泛的機會,主動選股的重要性回歸。

區域 / 主題投資建議關鍵動能:美股建議分散配置(非過度集中於七大科技股),看好七雄以外的 493 檔股票盈利成長加速,以主動管理捕捉機會。企業盈餘動能持續,非七雄公司的獲利成長性正在追趕。

近藤敬子持續看好亞洲科技股,AI 故事正從基礎建設走向應用,加速資料基礎建設擴張。台灣與韓國半導體、硬體供應鏈將顯著受惠於 AI 投資的擴散。

3. 做多歐洲銀行及工業類股:歐洲股票偏好價值型股票,估值具吸引力。銀行與工業類股受惠於財政支出與國防需求增加。

小型股由於經濟不會衰退,預期在降息循環周期中小型股將有大漲空間。建議投資人可將部分高收益債資金移轉至小型股,以在參與成長的同時降低風險。

核心觀點三:固定收益與匯率商品:聚焦彈性、在地與避險

在全球利差縮小趨勢下,施羅德建議關注能夠提供彈性與實質收益的資產。

4. 做多全球可轉債(CB): 偏好全球可轉換公司債,因其能捕捉股票上漲潛力(約 80%),同時有效降低下檔風險(約 60%),是平衡成長與波動的理想工具。

5. 做多羅素 2000 指數:相對於美國非投資等級債

6. 做空美元指數 DXY:預期美元走強的週期已告一段落,美元將走弱,推動「去美元化」進程。

7. 新興市場當地債: 預期美元將逐步走弱,且亞洲央行有進一步寬鬆空間,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具備吸引力的實質收益與改善的財政狀況,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8. 做多黃金:黃金作為策略性分散工具,受投資需求回升與新興市場央行持續買進支撐,韌性不減。

 核心觀點四:另類投資:鎖定長期結構性趨勢

9. 做多替代能源: 隨著 AI 與電氣化推升全球用電量,替代能源將持續作為結構性成長主題,看好再生能源、電網擴建與儲能領域的長期投資機會。

10. 做多私募資產: 私募股權與私募資本在過去周期中展現韌性,仍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提供長期價值創造與穩定收益潛力。

近藤敬子總結:在看似『恰到好處』的一年後,2026 年將需要更高的選擇性與主動管理。市場周期尚未結束,但投資人必須看穿雜音,專注於盈餘、估值與結構性趨勢仍一致的領域。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施羅德投信
2026
十大預測
美股
美元
黃金
台股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