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中國將擺脫石油進口依賴?南海新油田揭示能源戰略升級!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1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CNOOC)近日宣布,在南海發現一處名為「惠州19-6」的大型油田,探明儲量超過1億噸原油當量。

技術亮點與挑戰

惠州19-6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大型深至超深層碎屑岩整裝油田,屬於高難度開發類型。

這類油藏位於高溫高壓的地下深層,過去多見於如巴西、墨西哥灣等國的深水油田,中國在這方面技術基礎有限,因此這次成功具有重大象徵意義。

碎屑岩指的是砂岩、泥岩等沉積層,這類岩層在深層高壓條件下滲透性差、開發難度高。CNOOC此次在不依賴外資的情況下掌握相關鑽探與地層控制技術,代表中國海上深水開發技術邁入新階段。

對中國能源戰略的意義

目前中國約七成的原油需仰賴進口,能源安全風險高。這次新油田的發現,有助於提升國內油氣自給率,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

在全球能源格局變動與地緣風險升高的背景下,這類油田的出現具有戰略價值。

🔺提升能源自主供應能力:透過開發近海油氣資源,中國可進一步穩定自身原油與天然氣供應來源,降低對中東與俄羅斯等地的依賴,強化能源體系的韌性。

🔺促進南海沿岸基礎設施發展:由於新油田距深圳僅約170公里,未來極有可能帶動周邊海域的油氣基礎設施升級,包括海上鑽井平台、輸送管線、天然氣處理中心等,也有助於活絡廣東沿海的港口經濟與產業鏈發展。

🔺突破深層油田勘探技術瓶頸:這次探勘成功代表中國在高壓高溫、深至超深層碎屑岩的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CNOOC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深水開發能力。

🔺擺脫對歐美能源技術依賴:過去中國在海上深水油氣開發多仰賴歐美企業提供鑽探與裝備支持。逐步擺脫對外部高端裝備的依賴,推動能源科技自主化與裝備國產化。

綜合來看,惠州19-6的發現不只是單一油田的成功,更是中國推進「能源安全與技術自主」雙軌戰略的重要一步,對於未來中國在能源領域的自主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

國際層面的潛在影響

這次發現位於非爭議水域,有助於避免與南海鄰國發生主權摩擦,降低區域衝突風險。不過,未來若中國進一步擴大深水區域開發,仍可能引起越南、菲律賓等國的關切。

技術層面上,中國若持續突破深水油氣開發能力,將可能改變全球能源裝備供應鏈結構,並增加與如俄羅斯或中東國家的技術合作空間。

未來展望

惠州19-6油田的發現,代表中國已具備在本土海域發現並開發高難度油氣資源的能力。

未來,隨著更多深層與深水潛力區塊的勘探推進,中國有望在南海沿岸建構起更完整的海上油氣產業鏈,進一步強化能源安全基礎。

整體而言,惠州19-6只是中國南海油氣潛力的一部分。隨著更多資源被發現,相關基礎建設與技術生態將逐步成形,預期未來十年,中國將在亞太地區海上能源格局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油氣產業
石油
石化工業
中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