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尼糧務協調部長Zulkifli Hasan週一表示,該國計劃在2025年進口90萬公噸的食品級玉米和340萬公噸的原糖,僅用於工業原料加工,而非直接消費使用。
這一進口宣佈的背景是新任總統Prabowo Subianto於今年10月上任後,訂下未來4年內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甚至可以成為世界的糧倉。
該國曾於1980年代實現稻米自主。然而,隨著農地減少、人口增長、氣候變遷以及技術限制等因素的影響,無法繼續。另外,也曾於1990年代末達成蔗糖、大蒜及大豆自主。
2023年,印尼的稻米產量已降至3090萬公噸,與上一年相比有所下降。
印尼統計局(BPS)10月表示,受2023年乾旱天氣影響,種植和收成季節延遲,該國今年的稻米產量預計將下降2.43%至3034萬公噸。
故政府今年核准進口360萬公噸的稻米,以應對國內短缺。
印尼已表示,明年的稻米產量目標為3200萬公噸,可能不會進口稻米,如果有需要進口,進口量可能會很少,具體將取決於國內供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