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近期屢創新高,一度突破 26000 點大關,自 4 月低點 17306 點以來強漲近萬點。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指出,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近期談話中提及美股估值偏高,暗示出現泡沫跡象,儘管 AI 長線趨勢不變,情況不若 2000 年「dot-com 泡沫」般嚴重,但短期內科技股恐面臨震盪洗盤壓力,進入類股輪動階段。展望第四季,可關注美國政府在關稅政策上的調整,若關稅逐步鬆綁,明年有望迎來「庫存回補潮」,屆時傳產與金融股有機會啟動落後補漲行情。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表示,美股與台股在美國《大而美法案》、《GENIUS 天才法案》及聯準會降息預期等三大因素推動下,資金行情啟動,股市頻創新高,這一波走勢早在 8 月已有跡可循。後市市場焦點將回歸至關稅與利率政策,受到關稅影響,零售業者嚴格控管庫存,導致傳產股表現相對疲弱,但美國總統川普已於 9 月 24 日宣布調降歐盟關稅,若關稅持續逐步鬆綁,具備生產效率與原物料取得優勢的傳產企業可望脫穎而出。
梁恩溢指出,目前關稅成本主要由零售業者如好市多(Costco)、沃爾瑪(Walmart)先行吸收,尚未完全傳導至終端消費者,由於業者對關稅政策尚未明朗,價格調整仍屬觀望階段,一旦政策底定,美國將面臨一次性通膨壓力,但消費者終將接受價格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關稅成本與售價將會有所差距,以關稅 20% 為例,成本由 100 美元上升至 120 美元,但終端售價從 200 美元漲至 220 美元,漲幅僅 10%,消費者仍可承受,明年將迎來庫存回補潮,運輸、消費性產品等產業可望受惠。
梁恩溢表示,消費性電子的復甦,從近期蘋果(Apple)新機發表可見端倪,儘管市場原先預期保守,但鴻海及旗下鴻騰精密(FIT)皆表示銷售表現優於預期,顯示消費性電子已出現汰換潮。目前股市處於高檔,民間消費力充沛,明年上半年將是消費動能釋放的關鍵期,即使指數漲幅不如今年強勁,但在類股輪動下,具備基本面支撐的個股仍有表現空間。
梁恩溢表示,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的資料,前十大成分股皆為科技類股,但隨著市場進入類股輪動階段,明年價值股表現可望轉強,基金配置將逐步回歸「8 成科技、2 成傳產與金融」的均衡架構,建議投資人可定期定額投入主動型基金,由專業經理人因應市場變化,汰弱留強,靈活調整投資組合,掌握多空交錯下的輪動契機。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