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F 公布《2025 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百大集團 2024 年資產總額與營業總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總體資產達 156 兆 3,318 億元、營收達 38 兆 4,687 億元,集團分子企業總數也刷新高達 9,574 家,入榜資產總額門檻已由 2020 年的 659 億元上調至 904 億元,大舉躍上升 250 億。面對地緣政治與產業變革,受惠 AI 巨浪推升電子零組件及散熱解決方案趨勢,台達電、奇鋐近五年五率連續正成長為「集團唯二」存在。
CRIF 發現,百大集團擴張重心已顯著轉移,海外布局持續攀升,特別是歐美,及東協地區的投資家數與資產成長最為陡峭。
一、資產營收雙攀歷史高峰 規模擴張態勢穩健
百大集團的擴張態勢穩健,資產總額位於 2,000 億元以上的集團家數已從 2020 年的 61 家上升至 2024 年的 73 家。同時,集團入榜難度也大幅提高,資產總額門檻已由 2020 年的 659 億元上調至 904 億元,入榜門檻上升 250 億,凸顯集團公司治理與全球供應鏈垂直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二、供應鏈變遷顯著:海外布局聚焦歐美東協
集團分子企業總數達歷史新高 9,574 家,其中海外投資家數年均複合成長率達 4%,成為主要成長動能。布局重心出現結構性變化:
中國大陸地區投資家數相較五年前下滑 3.80%。
東協、北美洲、歐洲地區的投資家數則大幅增長,其中歐洲地區成長率更高達 41.80%。
東協加上歐美地區的總體投資家數,已連續兩年高於中國大陸(含港澳)地區,供應鏈位移趨勢明確。
歐洲及北美洲地區的資產總額成長率分別達 93.75% 與 21.48%,且 2024 年集團布局上述兩大洲的家數首次上升超過百家。
文曄科技透過整併加拿大 Future Electronics,躍居全球 IC 通路龍頭,是集團透過海外整併應對地緣衝突、切入高毛利領域的代表性縮影。
三、AI 巨浪推升績優集團,台達電、奇鋐「五率」連年正成長
在集團群起擴張的趨勢下,CRIF 發現有兩大集團連續五年達成「資產成長率、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成長率、純益率、淨值報酬率」五率連年正成長的卓越表現:
台達電子:憑藉電源供應器與散熱解決方案的技術優勢,穩固市場龍頭地位,並全面支援 AI 資料中心「From Grid To Chip」的電源與散熱需求。
奇鋐科技:受惠於 AI 散熱需求爆發,特別是在輝達(NVIDIA)GB200 冷板市場的高佔有率,帶動其毛利率與純益率創新高,首度進入百大集團之列。
此外,台新新光金控合併、文曄整併 Future Electronics 等重大決策,皆是促使集團影響力擴大至海外、排名大幅躍升的關鍵。
CRIF 建議:台灣大型集團未來必須專注於以下三大關鍵方向,以系統性地建立競爭韌性:
1. 借力使力加速整併擴張: 順應北美洲、歐洲及新興地區蓬勃的 FDI 趨勢,加速海外整併並融入在地經營,使新整併區域成為集團未來擴張的重要支柱。
2. 揮別成本競爭,傳產升級價值鏈: 傳統產業應從代工轉型為品牌設計導向(ODM→OBM),例如透過開發功能性、環保性布料或材料創新,提升技術密集度,並導入機器人應用切入 AI 或生技領域。
3. 把握 AI 浪潮,記憶體製程優化: 聚焦 AI、車用、邊緣運算等客製化高成長市場,推動「記憶體+運算融合架構(PIM)」,以能源效率為競爭核心,構築「製造 - 數據 - 永續」的三角架構,以確保長期競爭優勢。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