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消化聯準會鷹派言論,美股收黑
美股周四持續出現賣壓,投資者擔心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的緊縮貨幣政策將比預期持續更長時間。三大主要美股指數跌幅超過1%,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16年新高。
對利率較為敏感的科技產業巨頭如Amazon、Nvidia、Apple和Alphabet的股價拖累了S&P 500和Nasdaq,使這兩大指數的收盤價都跌到自6月以來的最低位置。
意外的是,美國的初領失業金申請數量下降了9%,勞動市場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將對工資和整體經濟產生向上的壓力,這個數據的意外強勁反而加強了聯準會的鷹派觀點,將利率維持在"Higher for Longer""更高、更久",已漸漸成為聯準會的共識。
美國汽車工人罷工毫無進展
美國汽車工會(UAW)成員在多個州對底特律的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福特和斯特拉提斯)展開罷工行動,目前約有12,700名工人參與。罷工可能會擴大,引發供應鏈問題和影響美國經濟成長。工會成員抗議的主要問題包括層級化的工資結構,這導致新員工和資深員工間有著明顯的收入差距。
工會領袖Shawn Fain表示,除非雙方取得重大進展,否則罷工將於星期五中午進一步擴大。三大汽車公司提供了工資上調的提案。然而,工會認為這些方案不夠,指責企業在獲得巨額利潤的同時,卻未能與員工分享,反而是增加了管理階層和投資者的財富。
這場罷工不僅引發了業界和政府的高度關注,也獲得了大眾的廣泛支持。分析師預測,如果罷工持續,將會影響到第三季度的美國GDP,並對全球汽車供應鏈造成“動盪”。
日本貨幣政策出現轉折點
日本的狀況與其他國家截然不同,仍維持著極低利率水準(-0.1%),這與美國和歐洲的央行要保持借貸成本高以控制通膨的決定形成對比。
日本央行(BOJ)預計將在本周五的政策會議上維持目前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但可能會考慮是否需要因應債券殖利率上升和持續的通膨壓力進行調整。
所有接受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都預期央行將保持短期利率目標為-0.1%和10年期債券殖利率約為0%。
然而另一方面,日本的通膨正在上升,這增加了市場對BOJ會在近期內調整政策的預期。日本的核心通膨率在8月達到3.1%,連續第17個月高於央行的2%目標。
有分析師認為,BOJ可能會在此後開始加入鷹派的論調,並於明年初就終結負利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