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電子垃圾去哪裡了?回收市場裡藏著多少價值的商機?

圖片來源:Technavio

重點解讀:

電子廢棄物中包含大量高價值金屬,像是金、銀、銅和稀有金屬,每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數量非常大,但被正規回收的卻只占不到四分之一。

那些回收的電子廢棄物去哪裡了?沒被回收的又跑去哪裡了呢?

本文將帶你一步步了解,再從全球趨勢到各國回收率,看懂這個行業的潛力到底在哪裡。

2024年12月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2年,全球產生了驚人的620億公斤電子廢棄物,平均每人產生7.8公斤,這相當於全球超過1.5萬輛滿載卡車可以環繞地球赤道一圈。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個數字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至820億公斤,這一增長趨勢的主要因素包括:

✔️ 科技進步與消費習慣改變: 電子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消費者對新產品的需求帶動了電子產品銷量的激增。

✔️ 短暫的產品壽命與維修選擇的有限性: 很多電子產品在設計上壽命較短,維修成本高昂或維修渠道不足,使得舊設備更容易被丟棄。

✔️ 回收基礎設施不足: 許多國家尚未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無法有效處理快速增長的電子廢棄物。

隨著全球數位化的推進和電子設備的普及,尤其是在開發中國家,電子廢棄物的問題將變得更加嚴峻。如果不採取有效的行動,這些未妥善處理的電子垃圾將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凸顯了全球對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的迫切需求,同時也隱含著發展再生資源市場和循環經濟的巨大商機。

電子廢棄物的回收現況與方法

目前,全球電子廢棄物的正式回收率僅為22.3%,即在2022年產生的620億公斤電子垃圾中,僅約138億公斤被正式記錄為以環保方式回收處理。這顯示出回收效率遠低於電子廢棄物產生的增長速度。

現行的回收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正式回收

在有完善法規的81個國家,通過零售商、專門收集點或上門服務收集電子廢棄物,送至處理設施進行分解、分類及材料回收。在這些設施中,危險物質會被分離(如鉛、汞等),有價值的材料(如金、銅、稀土金屬)則會被提取並回收。2022年,就回收出60億公斤的金屬​​。

📌非正式回收

在發達國家,個人或企業在未受管控的情況下進行回收,雖能回收部分金屬,但通常缺乏去污染處理;在發展中國家,大量個體經營者參與回收,但使用燃燒、浸出等技術,造成環境污染和健康風險。

📌廢棄處置

一些電子廢棄物進入一般垃圾處理系統(如填埋或焚燒),這種方法損失大量可回收資源,並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2022年,就有約 70億公斤金屬在這個處理過程中被浪費。

未回收的電子廢棄物去向何方?

未被回收的電子垃圾在全球占了很大的比例,2022年約有 480億公斤的電子廢棄物未能進入正式回收管道。主要流向以下幾個方向:

⚠️非正式回收處理(占較大比例)

在中高收入國家,有 160億公斤 的電子廢棄物通過非正式管道被回收和處理,這些過程通常不符合環保標準。

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有 180億公斤 被以非正式方式回收。這些處理方式包括手工拆解、焚燒或酸浸,對環境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混入普通垃圾(垃圾填埋或焚燒)

140億公斤 的電子廢棄物被當作普通垃圾丟棄,經常被焚燒或填埋處理,這會導致有害物質(如鉛、汞和塑料中的阻燃劑)釋放到環境中。

⚠️非法出口或跨境流動

2022年,共有 51億公斤的電子廢棄物在各國之間運輸。其中,估計有 33億公斤被以二手電子設備的名義進行非法跨境流動,主要從高收入國家輸往中低收入國家,佔全球電子廢棄物跨境運輸總量的65%。這些廢棄物通常缺乏適當的處理設施,最終對環境和當地社區造成威脅。

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目前回收體系存在巨大的改進空間。若能擴大正式回收基礎設施,改善非正式回收條件,並加強法規執行,全球回收率有望大幅提升,進而保護環境並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各國回收率大不同

各國在電子廢棄物管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 歐洲: 回收率達到 42.8%,全球領先,這得益於完善的法規與基礎設施,例如強制性回收目標和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EPR)。

● 亞洲: 產生了全球近一半的電子廢棄物,但回收率僅 11.9%,回收基礎設施不足,多數國家缺乏明確的回收法規。

● 非洲: 電子廢棄物產生量最少,但回收率卻低於 1%,主要依賴非正式回收方式。

● 美洲與大洋洲: 回收率分別為 30% 和 41.4%,但仍未充分實現潛在效益,特別是在非正式回收部門的整合上。

台灣:31.4% 的回收率在亞洲名列前茅,得益於「四合一回收體系」和生產者責任回收制度(EPR),在廢家電及廢資訊物品的處理上表現突出,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這些數據表明,回收率的高低與法規執行、基礎設施投入和公眾意識息息相關。提升全球回收效率,需要各國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政策,並加大對技術和設施的投入

回收的潛在商機

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子垃圾回收率若能提升至60%(即「理想情境」目標),將創造超過 38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其中包括環境成本的降低和回收材料的市場價值。

電子廢棄物中包含大量高價值金屬(如金、銀、銅和稀有金屬),且回收過程比原生採礦環境成本更低。例如,在2022年,通過回收金屬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約為 280億美元。隨著回收率的提升,金屬回收的總量將顯著增加,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未來對稀有金屬(如鈷、鈧和稀土元素)的回收技術將成為重點。目前這些材料的回收率低於1%,但通過創新技術,如高效分離與再生工藝,可滿足全球能源轉型與電動汽車行業的需求,同時帶來可觀的經濟回報​​。

為此,需大規模投資回收基礎設施,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加速建設專業回收中心和分選設備,實現回收效益最大化。

相關個股:
綠電(8440)回收業的潛在商機在哪裡?盈利模式大公開!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循環經濟
回收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