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劇本這樣走!稀土大戰誰怕誰? AI浪潮下一波!伺服器、半導體玩完?曝16檔 AI 軟體潛力股名單放送!

2025年05月11日 00: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優分析製作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再次攪動全球經濟,台美關稅談判90天豁免期已過,各國加緊談判以降低衝擊。市場情緒雖暫趨平穩,但通膨壓力、出口動能減緩、全球經濟衰退等隱憂仍在,「台股真的安全了嗎?後續有哪些產業與機會點值得關注?」今天邀請到優分析「斜槓型產業研究員」Allen,一位從咖哩餐廳老闆華麗轉身的研究員,歡迎Allen

【投資界最香的背包客】Allen的斜槓人生

你能想像嗎?這位研究AI股的專家,竟曾在新北市經營咖哩餐廳4年!

Allen分享,他曾在新北市開設四年咖哩主題餐廳,這段經歷與他的投資之路緊密相連。早期擔任營業員時,他意識到需要啟動資金,因此前往澳洲打工度假兩年,透過辛勤工作(曾一天兼三份工,長達17小時)積累了近兩百萬的「第一桶金」。

回台後,為了讓這筆資金專注於投資,並結合自身對美食的熱愛與背包客的旅行經驗(尤其對亞洲各國咖哩情有獨鍾),他開設了咖哩餐廳,並在經營餐廳的同時,潛心研究投資。隨著投資體系逐漸成熟,他最終選擇轉職成為全職的產業研究員與講師。

談及得意研究成果,Allen提到他早期發掘的兩檔南美洲企業:電商龍頭MercadoLibre (Meli) 和巴西數位銀行龍頭Nu Holdings (NU)。他以獨到的眼光,在相對低點分批買入MercadoLibre(約600-1000美元區間,當時股價約2000美元),並持續持有,獲得了翻倍的報酬。Allen坦言,在台灣研究南美洲市場的分析師極少,中文資料也相對匱乏,但他認為墨西哥有望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南美洲仍是極具投資價值的區塊。

【歷史會重演?】2018貿易戰=2024翻版?

面對當前川普關稅政策的不可預測性,是否能從2018年川普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中汲取經驗呢?

Allen表示,2018年的關稅戰極具參考意義,是他判斷未來股市走勢的重要依據。

回顧2018年,美國對全球及中國加徵關稅,導致S&P 500指數大幅下跌約10%。同年5月,中美一度達成共識,股市隨之上漲。但9月川普再次擴大關稅力道,S&P 500在三個月內重挫20%。直到2019年,三大條件滿足後,股市才重回多頭,14個月內上漲44%:

  1. 科技生產力週期: 當時企業營收與EPS強勁,股市下跌20%後浮現投資價值,吸引法人與聰明資金佈局。

  2. 中美情勢趨緩: 雙方簽訂協議。

  3. 聯準會降息: 降息三次,釋放流動性。

那2019年的多頭是否主要由COVID-19疫情引發的資金行情推動的呢?  Allen認為,即使沒有疫情,當時處於科技生產力週期,企業價值本身就能支撐股市。他強調,影響長期股價的因子是企業價值,中期是市場資金,短期則是股票供需。

【AI週期 vs. 通膨週期】你押對邊了嗎?

Allen認為,目前全球正進入「AI生產力黃金週期」,如同當年汽車、資訊革命,每一次都創造股市大行情。
但如果川普關稅不收手,可能讓通膨升溫、進入「停滯性衰退」地獄模式!

生產力週期與通膨週期的差別:

  • AI週期:股市跌15~25%,但會快速反彈。

  • 通膨週期:可能腰斬50%,橫盤2~3年!

關鍵轉折點就在今年Q2~Q3,看美中能否針對「稀土」達成協議。

【稀土是中國王牌】美國的最大痛點在哪?

Allen直言,美國現在最怕的不是中國賣美債,而是「稀土被卡脖子」。

為什麼稀土這麼關鍵?

  • 是AI晶片、伺服器、自駕車、國防科技的靈魂材料

  • 沒有替代品,且提煉難度極高

  • 中國控制全球92%的精煉能力,美國技術仍在初期階段

若稀土問題不解,美國AI戰略就等於「無兵可用」。

【AI浪潮轉向】從晶片 → 軟體,真正的爆發點來了!

Allen預測:「AI產業下一波贏家不會再是GPU晶片廠,而是AI軟體公司!」

為什麼軟體才是下一波主升段?

  • 產品升級定價高,毛利爆發

  • 開發成本下降,上市時程縮短

  • 效率顯著提升,企業自用AI提升營運效能

更重要的是,軟體公司不受關稅影響!
美股的ServiceNow、Palantir、CrowdStrike…都靠軟體大賺,台股很難比得上這些純AI應用玩家。
但問題來了,軟體股這麼多,該怎麼選?
別擔心,Allen直接幫你整理出16檔重點軟體股清單,想知道有哪些潛力標的,點下方影片立刻揭曉👇

【軟體股估值高?錯!你只看了一半】

很多人看到軟體股PE動輒50倍以上就不敢買,但Allen提醒,這是錯誤的估值方式:

Allen估值心法:

「軟體要看1~10年的成長空間,不是只看明年EPS!」

因為AI軟體年複合成長率高達60%,而且是「倒吃甘蔗」型,成長速度會越來越快,若只用傳統製造業邏輯來看,根本低估了!

【別再拿一把錘子打天下】建立你自己的投資瑞士刀!

Allen將在5月25日開設【線上+實體講座】,分享他打造的投資分類系統,幫你破解:

  • 為何同樣用PE估值,有的股票賺錢、有的卻虧爆?

  • 哪些股票該看本益比?哪些該看折現?哪些根本不能算估值?

他的分類方式類似彼得林區,但更適合現代投資人操作。他強調:「你要有分類、有工具、有方法,投資才不會憑感覺。」

📢【最後提醒】Allen的實體&線上課程將在5月25日登場,名額有限!

👉 課程連結搶先看:https://user283194.pse.is/7jes6l

如果你對未來AI趨勢、產業選股有興趣,這堂課一定不能錯過!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