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流市場天花板已經快碰到,騰雲(6870-TW)靠著場域智慧化升級做成訂閱制,經常性收入開始爆發,營運重點也從台灣市場轉向海外,今年靠AI金流解決方案與海外市場擴張,營收與獲利雙雙躍升,海外營收比重快速追平台灣,成為新的成長主引擎。
騰雲(6870-TW)的成長曲線正在改寫,8月營收7087.5萬元,年增41.72%。今年前八月累計營收4.55億元,年增22.65%。這背後的推手,除了既有的客商金流一站式解決方案,還有今年主打的AIoT as a Service新商模,已經開始轉化為可觀的現金流。
也就是說,你熟悉的百貨、飯店、餐飲或是辦公大樓,都可能是這家公司下一個智慧化訂閱用戶。
AIoT as a Service:從專案轉向訂閱,營收結構升級
騰雲(6870-TW)今年最受矚目的創新,是將技術主軸明確定位為 AIoT as a Service。核心概念並非單純賣軟體或硬體,而是直接幫客戶做場域智慧化升級,把AI模型、邊緣運算、資料平台與現場設備整合成「場域升級」的可訂閱服務,這樣的模式大幅降低客戶導入門檻,並將營收模式由一次性專案轉向持續性的經常收入。
不同於傳統解決方案,騰雲(6870-TW)這套服務能讓實體通路在短時間內就看見成效,不論是營運效率、顧客體驗,甚至能源管理與 ESG 指標,都能一條龍包辦改善。
目標客群也從既有的百貨與零售業,拓展至餐飲、旅遊、飯店、辦公大樓及工廠等新場域。透過標準化平台,公司能快速複製落地案例,並延伸至後續的維運與數據服務,進一步強化經常性收入。
海外市場:泰國子公司成為第一戰場
公司於2025年8月底完成設立泰國子公司,鎖定大型零售、飯店、餐飲與辦公大樓等場域。不同於僅提供遠端軟體,騰雲(6870-TW)強調「在地服務+導入腳步」,結合代理商與維運夥伴,加快客戶落地速度。
管理層指出,選擇泰國一方面受惠旅遊與商業活動快速回溫,另一方面則是當地製造與通路端對智慧場域需求上升,讓泰國成為首波海外落地的重點市場。
競爭優勢與潛在挑戰並存
騰雲(6870-TW)最大優勢在於軟硬整合能力與一站式服務,能同時滿足大型連鎖客戶對技術穩定性、複雜度的高要求。
與 91APP(6471-TW)、綠界(6763-TW)等同業相比,公司不僅能做線上線下整合,還能出海複製成功模式,這是多數台灣軟體廠商難以做到的。
不過,市場削價競爭壓力仍在,尤其是小型零售業者對價格敏感,可能選擇功能較單一、價格較低的封閉式 POS 系統。
後續觀察的量化指標
騰雲(6870-TW)正在從「台灣金流平台」轉型為「海外智慧場域服務商」,AIoT as a Service 與泰國市場的結合,為公司帶來規模化與複製性的機會。
接下來,下半年大型商場進入傳統旺季,以及新商模新客戶新市場,如日本新商模系統、泰國市場新引擎等,目標海外營收占比五成,能否持續放大規模、複製到更多國家,將是衡量這次出海成效的觀察重點。
若新設子公司能在下個季度陸續交付數個飯店或大型零售場域的方案,則可視為當地市場進入量產階段;相對地,若部署進度被拖延或當地合作夥伴鏈結不夠穩定,則對短期成長的拉動力會受限。
以及,只要公司能維持高續約率(目前續約率達95%)、持續推出高附加價值服務,這波成長浪潮有望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