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6月30日,由 Shell (SHEL-US) 出資租用的油輪 Gaslog Glasgow 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Kitimat 的 LNG Canada 出口碼頭出發,運載該國首批出口的 LNG 貨物,目的地為亞太地區買家。這批貨物在6月22日工廠啟動生產後裝船,象徵加拿大能源產業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貨運預計先行駛至159海浬外的 Triple Island,再運往亞洲買家。根據相關船舶資料,截至6月30日,已有三艘船將 LNG Canada 設為目的地:Petronas 操控的 Puteri Sejinjang 正駛向加拿大西岸,預計7月6日抵達;三菱租用的 Diamond Gas Crystal 現於日本海,預計8月中旬到達;另有一艘 Puteri Mayang 則停泊於南韓外海。
LNG Canada 預計在全面運轉後,每年可出口1,400萬公噸 LNG。這項計畫由 Shell 主導(持股40%),其餘合資夥伴包含馬來西亞國油(Petronas)、中國的中石油(PetroChina)、日本的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與韓國天然氣公司(Korea Gas Corp, KOGAS)。該專案總投資額約為 400億加幣(約合29.4億美元),被譽為加拿大史上最大宗的民間投資案。
地理與成本優勢
加拿大是全球第五大天然氣生產國與第四大出口國,但過去出口幾乎全數流向美國。這次則是首次打開亞洲市場。相較之下,美國早在近十年前就已開始從本土48州出口 LNG,並已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
LNG Canada 的地理位置具有明顯優勢,可繞過巴拿馬運河、直接運送至亞洲,航程較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設施短,有利於競爭。其使用的天然氣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東北部,經 Coastal GasLink 管線送達工廠,價格不到美國基準價的一半。部分業者指出,加拿大西岸的 LNG 項目在成本競爭力上優於美國正在開發的設施。
隨著本次出口啟動,LNG Canada 正在評估第二期擴建計畫,若順利推進,產能將倍增。同時,Cedar LNG 與 Woodfibre LNG 兩個小型太平洋沿岸項目也正陸續施工中。
關鍵變數
儘管加拿大順利完成首次 LNG 出口,但發展仍面臨挑戰。部分研究指出,相較於已有完整基礎建設的美國墨西哥灣,加拿大偏遠的北部沿海地區缺乏相關設施,使得 LNG 設施與管線建造的難度與成本都更高。此外,顧問機構也指出,加拿大發展 LNG 可能受到嚴格溫室氣體規範與潔淨電力成本的限制,尤其「用電價格的波動性」將成為未來擴建的主要風險。
不過,此時切入市場的時機仍具有價格利基。根據Platts報價,6月30日交付東北亞的8月 JKM(日本韓國指標)LNG 現貨價格為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12.064美元,雖較前一日下跌28.2美分,仍維持在歷史高檔水準。LNG Canada 也成為2025年少數進入量產階段的大型供應計畫之一,實質推動加拿大進入全球供應鏈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