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產業正邁向「電動化+智能化」雙軸轉型,輔助駕駛系統(ADAS)滲透率快速提升。根據Roland Berger與IDC數據,2025年全球ADAS市場規模將達到275億歐元,屆時僅14%的新車沒有ADAS功能,超過86%的新車將至少配備L1以上輔助駕駛。毫米波雷達因具備全天候、高穿透性、低成本的優勢,已成為各大車廠ADAS與自駕車的核心感測器之一。
為昇科(2252-TW)在2024年推出首款商用前方毫米波雷達,切入FCW(前方碰撞預警)與AEB(自動緊急煞車)市場,全年營收約5.38億元,雖年減12.28%,但稅後淨利達3,465萬元,較前一年明顯改善,反映其產品組合調整與成本結構優化已初見成效。
技術升級:從77GHz到4D成像,拉近與國際一線差距
目前公司產品線涵蓋24GHz、60GHz、77GHz與79GHz,對應長中短距不同場景,應用從高速前向感知(FCW、ACC、AEB)到低速盲區偵測(BSD、RCTA、DOW)都有布局。研發重點鎖定MIMO高角度解析、多維度動態追蹤(含4D成像)、AI目標辨識與SLAM定位融合,並導入硬體在環(HIL)測試及車規軟體流程(ASPICE、AUTOSAR),以加速量產與合規。
尤其是4D成像雷達,可在300公尺距離辨識物體的距離、水平與垂直角度、速度方向與目標類型,被視為L3以上自駕的關鍵感知技術。為昇科積極投入此領域,期望縮短與國際供應商的差距。
垂直整合供應鏈,自研CMOS晶片強化毛利
在供應鏈方面,為昇科強調自製化與垂直整合,涵蓋天線設計、波形處理、雷達信號處理到SMT製造,並已完成77GHz CMOS晶片設計。這種策略不僅降低對外部晶片的依賴,也提升毛利結構,並能在與整車廠(OEM)或Tier-1協商時提供更具競爭力的交付方案。
隨著歐盟、北美、中國等地法規相繼要求新車必須具備AEB、BSD等安全配備,雷達滲透率將顯著上升。以歐洲為例,2025年起所有新車必須標配多項ADAS功能,將直接推升毫米波雷達需求。
市場機會:從成本敏感市場切入,佈局歐美高階通路
為昇科的市場策略分為兩軌:一方面,以成本優勢模組切入中國、東南亞等商用車與後裝市場;另一方面,積極與歐洲、美國日系車廠及Tier-1系統廠接洽,爭取ADAS標配訂單。
特別是在商用車領域,為昇科推出內輪差盲區偵測雷達,符合歐洲ECE R151法規與中國GB/T 39265標準,可主動偵測轉彎死角,搶攻物流車隊與公車市場。隨著各國對大型車轉彎輔助與盲區警示立法趨嚴,這一產品線有望成為公司中期的出貨主力。
展望:合作落地與量產穩定度是關鍵
目前為昇科雖仍處於由研發轉入營收放大的過渡期,但法人指出,2024年毛利改善顯示公司營運已具成長潛力。未來觀察重點在於:
-
與主要OEM或Tier-1合作是否順利落地並放量
-
77/79GHz高解析雷達量產的成本與良率
-
自製化是否能持續支撐毛利並降低供應鏈風險
在全球車用感測供應鏈逐漸去中心化的大背景下,若為昇科能把握法規推動與ADAS滲透率提升的趨勢,憑藉技術突破與供應鏈整合,有望在未來3至5年逐步擴大國際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