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台灣被動元件暨電子零組件大廠國巨(2327-TW)宣布,以總額約1,090億日圓(約新台幣220億元)完成對芝浦電子的公開收購,最終收購接受率達87.3%,確立控股地位,並計畫透過強制收購程序,於2026年第一季前將芝浦電子完全私有化、並自東京證券交易所下市。
國巨在未獲芝浦董事會同意下於今年2月提出收購,5月正式發動公開收購(TOB),並多次調高報價,最終以每股7,130日圓超越日本白武士美蓓亞三美(MinebeaMitsumi)的6,200日圓,成功取得控股權。
芝浦電子長年深耕溫度與壓力感測元件、陶瓷與玻璃封裝技術,與國巨既有的被動元件與車用電子產品高度互補,雙方結合後,有助提升車用電子與工業自動化市場的滲透率。
國巨指出,完成收購後將投入更多研發與財務資源,協助芝浦強化日本本地生產與設備升級,並透過國巨全球通路與代理網絡,推進芝浦產品在美洲與歐洲市場的滲透率。根據統計,國巨去年在歐美營收佔比接近四成。
日本收購戰落幕 台資首度主導TOB併購案
這場交易同時為國巨與日本美蓓亞三美(MinebeaMitsumi)歷時半年的收購戰劃下句點。在日本政府依《外匯與外貿法》(Foreign Exchange and Foreign Trade Act, 外為法)審查後,於9月2日核准,消除了外資收購障礙,美蓓亞也在9月宣布放棄公開收購,國巨隨後以高達87.3%的接受率勝出。分析人士指出,在日圓疲軟與日本資產估值偏低的環境下,外資對日本企業的併購活動急速升溫,台資企業的參與度明顯提升。
日本市場觀察家指出,國巨以「友善型TOB(公開收購)」成功取得芝浦控制權,顯示外資對日本高階製造業的長期投資型態正受到政策支持。日本政府近年一方面鼓勵外資引進資金與技術,一方面強化敏感技術防護審查。由於芝浦電子屬於電子零組件應用端產業,此案被視為符合政策導向的正面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