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達科(3211)法說下修全年展望,IT拖累營收年減至多兩成,BBU強勢成長撐起轉型新動能

2025年07月28日 06: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順達科技(3211-TW)於近期召開法人說明會,揭露2025年上半年營運概況並下修全年營收預估。受制於IT市場價格競爭與新台幣升值,公司預估全年營收將年減15-20%,降至111至118億元,主要因為消費性IT產品線拖累。公司指出,消費性市場(如IT產品)不僅受價格競爭壓力影響,更因台幣升值造成外銷折算收入減少,壓抑了毛利空間。雖整體展望趨於保守,但在高毛利的非消費性市場(Non-IT)業務強勁成長下,展望中仍具重要轉型亮點。

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56.1億元,年減24%;每股盈餘為4.96元,年減52%。其中第二季EPS為3.89元,年減幅達56%,主因去年同期認列一次性不動產處分利益11.63億元,獲利基期較高導致現在看起來衰退較為劇烈。儘管整體營收與獲利承壓,但產品組合優化顯現成效,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提升至14.4%,年增2.8個百分點。營業費用則因人事成本與Non-IT業務測試材料上升而年增9%,影響本業營業利益年減20%至3.61億元。

展望方面,Non-IT業務為今年下半年主要成長動能,涵蓋電池備援系統(BBU)、儲能系統(ESS)與e-mobility應用。

公司預估2025年Non-IT營收將達35至45億元,占總營收比重30-40%,明顯高於2024年的15-20%。其中BBU產品年增率預期將達雙倍成長,並於下半年進一步推升毛利率。由於BBU毛利率可達35%以上,遠高於筆電等IT產品10%以下的水準,Non-IT營收比重提升對公司的獲利至關重要。

順達現階段產能可支援BBU需求,並計劃於台灣或泰國擴增自動化產線。在高壓電池模組領域,公司正積極研發400伏與800伏高功率產品,預期將於2026年第四季至2027年量產。此外,順達持有桃園機場捷運A7站13,382坪土地,成本約21.19億元,市值高達104.12億元。其第二期廠辦大樓已於2025年5月完工,部分樓層已招租,預期每年帶來約1.3億元租金收入。

財務結構方面,順達截至2025年6月底的每股帳面淨值為57.65元,負債比率升至47%(去年底為35%),主要因應付股利與應付帳款增加。流動比率由250%降至163%,反映資產配置調整與現金配息支出。公司維持每年股利不低於5元的承諾,持續為股東創造穩定回報。

整體而言,順達正從IT市場的營收衰退中積極轉型,Non-IT產品尤其是BBU的快速成長與高毛利率特性,有望成為未來中長期營運與獲利的重要支撐。儘管目前股價反映2025年預估每股盈餘之本益比約28倍,但若轉型順利實現,將具備重估潛力。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BBU
熱門搜尋